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1.2.1 盾构螺旋输送机概况 | 第15-17页 |
1.2.2 离散元概况 | 第17-18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盾构螺旋输送机选型设计 | 第20-33页 |
2.1 成都砂卵石地层 | 第20-23页 |
2.1.1 地质条件 | 第20页 |
2.1.2 工程难点 | 第20-21页 |
2.1.3 渣土改良方案 | 第21-23页 |
2.2 土仓压力控制 | 第23-26页 |
2.2.1 开挖面土压力计算 | 第23-25页 |
2.2.2 土仓压力计算 | 第25-26页 |
2.3 螺旋输送机参数确定 | 第26-32页 |
2.3.1 螺距与螺旋升角 | 第26-28页 |
2.3.2 排渣能力 | 第28-29页 |
2.3.3 通过能力 | 第29-30页 |
2.3.4 螺旋输送功率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离散元方法及螺旋输送机理研究 | 第33-44页 |
3.1 离散元分析方法 | 第33-37页 |
3.1.1 基本假设 | 第33-34页 |
3.1.2 颗粒模型 | 第34-36页 |
3.1.3 运动求解 | 第36-37页 |
3.2 接触作用分析 | 第37-40页 |
3.2.1 接触物理模型 | 第37-38页 |
3.2.2 Hertz-MindlinwithJKR模型 | 第38-39页 |
3.2.3 ArchardWear模型 | 第39-40页 |
3.3 螺旋输送力学和运动分析 | 第40-43页 |
3.3.1 螺旋输送力学分析 | 第40-41页 |
3.3.2 螺旋输送运动分析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离散元仿真分析 | 第44-61页 |
4.1 改良渣土参数标定 | 第44-45页 |
4.2 仿真环境设置 | 第45-48页 |
4.2.1 土仓设置 | 第46页 |
4.2.2 螺旋轴设置 | 第46页 |
4.2.3 颗粒工厂设置 | 第46-48页 |
4.3 时步的选取 | 第48-50页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9页 |
4.4.1 土体输送分析 | 第50-54页 |
4.4.2 转速对输送的影响 | 第54-56页 |
4.4.3 螺距对输送的影响 | 第56-58页 |
4.4.4 磨损分析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基于土塞承压的变螺距螺旋轴研究 | 第61-72页 |
5.1 土塞承压设计 | 第61-63页 |
5.2 土塞承压分析 | 第63-66页 |
5.2.1 理论模型及假设 | 第63-64页 |
5.2.2 受力计算 | 第64-65页 |
5.2.3 承压分析 | 第65-66页 |
5.3 变螺距仿真分析 | 第66-71页 |
5.3.1 螺旋轴模型 | 第66-67页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