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4-19页 |
1.2.1 脆弱性研究概述 | 第14-17页 |
1.2.2 人员应急疏散研究概述 | 第17-19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 研究方法、创新性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22-24页 |
第2章 化工企业脆弱性评价 | 第24-43页 |
2.1 脆弱性简介 | 第24页 |
2.2 脆弱性评价指标构建 | 第24-28页 |
2.2.1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第24-25页 |
2.2.2 化工企业脆弱性评价体系 | 第25-26页 |
2.2.3 化工企业脆弱性评价指标量化 | 第26-28页 |
2.3 化工企业脆弱性评价模型 | 第28-32页 |
2.3.1 模型介绍 | 第28页 |
2.3.2 评价方法 | 第28-32页 |
2.4 化工企业脆弱性评价案例研究 | 第32-42页 |
2.4.1 物理脆弱性评价 | 第33-34页 |
2.4.2 适应性评价 | 第34-36页 |
2.4.3 综合脆弱性评价 | 第36-40页 |
2.4.4 讨论与建议 | 第40-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测 | 第43-52页 |
3.1 氨的性质及危险性 | 第43-44页 |
3.2 危害区域划分 | 第44页 |
3.3 液氨泄露事故模拟 | 第44-49页 |
3.3.1 高斯模型 | 第44-45页 |
3.3.2 模拟参数的确定 | 第45-47页 |
3.3.3 扩散浓度计算 | 第47-48页 |
3.3.4 扩散等浓度曲线 | 第48-49页 |
3.4 事故影响后果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人员应急疏散研究 | 第52-68页 |
4.1 疏散软件概述 | 第52-53页 |
4.2 人员疏散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4.2.1 人员参数设定 | 第53页 |
4.2.2 疏散软件模拟 | 第53页 |
4.2.3 假设条件 | 第53-54页 |
4.3 人员疏散模拟 | 第54-62页 |
4.3.1 常态下厂区人员疏散模拟 | 第54-56页 |
4.3.2 液氨泄漏时厂区人员疏散模拟 | 第56-62页 |
4.4 常态下疏散与液氨泄露状态下疏散结果对比分析 | 第62-64页 |
4.5 危险性分析 | 第64-66页 |
4.5.1 报警时间 | 第64-65页 |
4.5.2 中毒概率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