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型抢劫罪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转化型抢劫罪的一般考察 | 第12-20页 |
一、转化型抢劫罪的基础犯罪 | 第12-14页 |
二、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主体 | 第14-16页 |
三、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方面 | 第16-18页 |
(一) “当场”的情形 | 第16-17页 |
(二) “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情形 | 第17-18页 |
四、转化型抢劫罪的主观方面 | 第18-20页 |
(一) “为窝藏赃物” | 第18页 |
(二) “为抗拒抓捕” | 第18页 |
(三) “为毁灭罪证” | 第18页 |
(四) “非法占有目的”之非必要性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转化型抢劫罪犯罪形态 | 第20-23页 |
一、转化型抢劫罪未完成形态的争议 | 第20-22页 |
二、本文观点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转化型抢劫罪中的共犯问题 | 第23-30页 |
一、转化型抢劫罪中的实行犯 | 第23-27页 |
(一) 部分行为人仅实施基础犯罪行为 | 第23-24页 |
(二) 部分行为人中途加入实施转化行为 | 第24-27页 |
(三) 部分行为人中途独立实施转化行为 | 第27页 |
二、转化型抢劫罪中的教唆犯 | 第27-28页 |
三、转化型抢劫罪中的帮助犯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转化型抢劫罪特殊加重情形 | 第30-32页 |
一、转化型抢劫罪中特殊场所加重情节的适用问题 | 第30页 |
二、转化型抢劫罪中财产数额巨大加重情节的适用问题 | 第30-31页 |
三、转化型抢劫罪中暴力致人死亡加重情节的适用问题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