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6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阐述 | 第17-25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1 民族区域自治 | 第17-18页 |
2.1.2 公共政策 | 第18-21页 |
2.1.3 民族地区公共政策体制 | 第21-22页 |
2.1.4 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页 |
2.2 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22-25页 |
2.2.1 西部民族地区的概况 | 第22-23页 |
2.2.2 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 | 第23-25页 |
第3章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 | 第25-39页 |
3.1 西部民族地区基本情况概述 | 第25-26页 |
3.1.1 自然环境 | 第25-26页 |
3.1.2 经济发展情况 | 第26页 |
3.2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果 | 第26-28页 |
3.3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存问题 | 第28-35页 |
3.3.1 基础教育方面 | 第28-30页 |
3.3.2 基础设施方面 | 第30-31页 |
3.3.3 公共文化方面 | 第31-32页 |
3.3.4 公共卫生方面 | 第32-33页 |
3.3.5 社会保障方面 | 第33-35页 |
3.4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影响因素 | 第35-39页 |
3.4.1 生态环境因素 | 第35-36页 |
3.4.2 经济因素 | 第36-37页 |
3.4.3 传统观念 | 第37-39页 |
第4章 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均等化水平的方法 | 第39-45页 |
4.1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第39-40页 |
4.1.1 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 | 第39-40页 |
4.1.2 提高民族地区居民收入水平 | 第40页 |
4.2 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 | 第40-41页 |
4.2.1 提高民族地区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 第40页 |
4.2.2 加大公民的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参与力度 | 第40-41页 |
4.2.3 提倡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 | 第41页 |
4.3 加大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 | 第41-45页 |
4.3.1 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 | 第41-42页 |
4.3.2 完善地区之间支援政策 | 第42页 |
4.3.3 制定民族地区迁移政策 | 第42页 |
4.3.4 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 第42-43页 |
4.3.5 实施网络化管理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