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 RRM结构域 | 第11-14页 |
1.1 RRM结构域的定义 | 第11页 |
1.2 RRM结构域的种类 | 第11-12页 |
1.3 RRM结构域的功能 | 第12-14页 |
1.3.1 蛋白质相互作用域 | 第12-14页 |
1.4 RRM结构域的意义 | 第14页 |
2 HAD超家族 | 第14-19页 |
2.1 HAD超家族的定义 | 第14-15页 |
2.2 HAD超家族的分类 | 第15页 |
2.3 HAD超家族的结构 | 第15-17页 |
2.4 HAD超家族蛋白的功能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水稻OsSCL30b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 | 第19-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1.1 菌株与质粒 | 第19-20页 |
1.2 主要培养基 | 第20页 |
1.3 cDNA文库 | 第20页 |
1.4 常用仪器及试剂 | 第20-21页 |
1.5 实验方法 | 第21-27页 |
1.5.1 pGBKT7- OsSCL30b诱饵质粒的构建 | 第21-25页 |
1.5.2 酵母双杂交筛选 | 第25-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2.1 pGBKT7-OsSCL30b诱饵质粒的构建 | 第27-28页 |
2.2 pGBKT7-OsSCL30b转录活性检测和毒性检测 | 第28页 |
2.3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pGBKT7-OsSCL30b相互作用蛋白 | 第28-29页 |
2.4 基因测序与分析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水稻OsHAD1的克隆与分析 | 第33-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40页 |
1.1 植物材料、菌种和载体 | 第33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3页 |
1.3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第33-34页 |
1.3.1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1.3.2 主要培养基 | 第34页 |
1.4 实验方法 | 第34-40页 |
1.4.1 水稻日本晴的处理 | 第34-35页 |
1.4.2 水稻幼苗RNA的提取与纯化 | 第35-37页 |
1.4.3 RNA反转录 | 第37-38页 |
1.4.4 OsHAD1基因的克隆 | 第38-39页 |
1.4.5 荧光定量PCR | 第39-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2.1 OsHAD1的克隆 | 第40页 |
2.2 OsHAD1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0-44页 |
2.2.1 OsHAD1结构与功能预测 | 第40-41页 |
2.2.2 OsHAD1蛋白质结构的分析 | 第41-42页 |
2.2.3 OsHAD1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42-44页 |
2.3 OsHAD1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4-47页 |
2.3.1 OsHAD1基因不同时期水稻器官的表达分析 | 第44页 |
2.3.2 不同逆境下的表达 | 第44-47页 |
第四章 OsHAD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逆试验 | 第47-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2页 |
1.1 菌株和质粒 | 第47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47页 |
1.3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第47-48页 |
1.4 实验方法 | 第48-52页 |
1.4.1 pET-32a:OsHAD1载体的构建 | 第48-49页 |
1.4.2 融合蛋白的表达 | 第49-50页 |
1.4.3 纯化融合蛋白 | 第50-51页 |
1.4.4 OsHAD1的大肠杆菌的抗逆实验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9页 |
2.1 pET-32a:OsHAD1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52-53页 |
2.2 融合蛋白的表达 | 第53-54页 |
2.3 OsHAD1原核表达的逆境处理 | 第54-59页 |
2.3.1 高温处理 | 第54-55页 |
2.3.2 低温处理 | 第55-56页 |
2.3.3 盐处理 | 第56-57页 |
2.3.4 干旱处理 | 第57-59页 |
第五章 pCAMBIA1300-OsHAD1载体构建及OsHAD1植株获得与分析 | 第59-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6页 |
1.1 植物材料、菌株及载体 | 第59页 |
1.2 主要的培养基和试剂 | 第59-61页 |
1.2.1 试剂 | 第59-60页 |
1.2.2 主要培养基 | 第60-61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61页 |
1.4 实验方法 | 第61-66页 |
1.4.1 pCAMBIA1300-OsHAD1超表达及反义抑制载体的构建 | 第61-62页 |
1.4.2 转基因载体的遗传转化 | 第62-63页 |
1.4.3 转基因水稻的制备 | 第63-64页 |
1.4.4 转基因水稻的检测 | 第64-6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6-70页 |
2.1 pCAMBIA1300-OsHAD1超表达及反义抑制载体的构建 | 第66页 |
2.2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66-67页 |
2.3 OsOsHAD1转基因水稻的检测 | 第67-70页 |
2.3.1 转基因植株潮霉素抗性的快速检测 | 第67-68页 |
2.3.2 PCR方法检测T0代转基因植株 | 第68-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