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1.1 汽车污染问题现状 | 第13页 |
1.1.2 汽车主要污染物 | 第13-14页 |
1.2 各国排放法规及油耗标准 | 第14-16页 |
1.2.1 排放法规 | 第14-16页 |
1.2.2 油耗(CO_2)标准 | 第16页 |
1.3 汽油机稀薄燃烧技术 | 第16-18页 |
1.3.1 稀薄燃烧的优点 | 第16-17页 |
1.3.2 稀薄燃烧技术的实现 | 第17-18页 |
1.3.3 稀薄燃烧的缺点 | 第18页 |
1.4 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方法 | 第18-22页 |
1.4.1 废气再循环EGR技术 | 第18-19页 |
1.4.2 NOx直接催化分解NDD技术 | 第19页 |
1.4.3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 | 第19-20页 |
1.4.4 NO_X存储还原LNT技术 | 第20-21页 |
1.4.5 LNT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LNT工作模型的建立 | 第24-35页 |
2.1 LNT工作过程描述 | 第24-25页 |
2.2 LNT工作模型 | 第25-27页 |
2.2.1 缩核模型 | 第25-26页 |
2.2.2 颗粒模型 | 第26-27页 |
2.3 模型搭建与试验设备 | 第27-31页 |
2.3.1 模型搭建 | 第27-28页 |
2.3.2 试验设备与方案 | 第28-31页 |
2.4 LNT工作过程化学反应及模型验证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物理参数对LNT工作过程的影响 | 第35-46页 |
3.1 温度对LNT性能的影响 | 第35-38页 |
3.2 空速对LNT性能的影响 | 第38-42页 |
3.3 长径比对LNT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CO_2和水蒸气对LNT吸附效率影响分析 | 第46-57页 |
4.1 LNT净化NOx机理 | 第46-48页 |
4.2 CO_2对LNT工作过程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 水蒸气对LNT工作过程的影响 | 第50-52页 |
4.4 水蒸气和CO_2对LNT工作过程的影响 | 第52-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CO_2和水蒸气对LNT还原效率影响分析 | 第57-64页 |
5.1 CO_2和水蒸气对H_2还原剂的影响 | 第57-58页 |
5.2 CO_2和水蒸气对CO还原剂的影响 | 第58-61页 |
5.3 CO_2和水蒸气对C_3H_6还原剂的影响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