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0-11页 |
·贷款定价的界定 | 第10页 |
·贷款种类的界定 | 第10页 |
·研究银行的界定 | 第10-11页 |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创新点 | 第12页 |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综述 | 第13-15页 |
·国外对贷款定价的研究 | 第13页 |
·国内对贷款定价的研究 | 第13-15页 |
·信用风险计量方法综述 | 第15-17页 |
·国外关于信用风险计量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关于信用风险计量的研究 | 第16-17页 |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3 对公贷款定价方法的选择 | 第18-26页 |
·我国商业银行对公贷款定价现状 | 第18-21页 |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18-19页 |
·我国商业银行对公贷款定价现状 | 第19-20页 |
·我国商业银行对公贷款定价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商业银行对公贷款定价方法分析 | 第21-22页 |
·成本加成定价法 | 第21页 |
·价格领导定价法 | 第21页 |
·低于优惠利率定价法 | 第21页 |
·成本—收益定价法 | 第21-22页 |
·客户赢利分析定价法 | 第22页 |
·商业银行对公贷款定价方法的选择 | 第22-24页 |
·各种对公贷款定价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适用性分析 | 第22-23页 |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借鉴和改进 | 第23-24页 |
·克服成本加成定价法中的缺点 | 第24页 |
·商业银行对公贷款定价模型的基本框架 | 第24-26页 |
·对公贷款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24-25页 |
·对公贷款定价模型的基本框架 | 第25-26页 |
4 贷款成本的计量 | 第26-33页 |
·资金成本的计量 | 第26-29页 |
·资金成本的定义 | 第26页 |
·资金成本线的选择 | 第26-28页 |
·资金成本曲线的拟合 | 第28-29页 |
·对浮动利率贷款重定价的修正 | 第29页 |
·营运成本及税金的计量 | 第29-31页 |
·营运成本的定义与范围 | 第29-30页 |
·营运成本的计量方法 | 第30页 |
·税金的定义及计量方法 | 第30-31页 |
·管理会计在成本计量中的应用 | 第31-33页 |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 | 第31页 |
·管理会计的成本及税金分摊原则 | 第31-32页 |
·使用管理会计系统计量营运成本及税金 | 第32-33页 |
第五章 贷款风险溢价的计量 | 第33-43页 |
·信用风险的定义及其构成 | 第33-34页 |
·信用风险的定义 | 第33页 |
·预期损失 | 第33-34页 |
·非预期损失 | 第34页 |
·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联系与区别 | 第34页 |
·风险计量模型比较 | 第34-37页 |
·Merton模型 | 第34-35页 |
·CreditMetrics信贷组合模型 | 第35页 |
·穆迪KMV EDFs信贷组合模型 | 第35页 |
·CSFP CreditRisk+信贷组合模型 | 第35-36页 |
·麦肯锡CPV信贷组合模型 | 第36页 |
·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 | 第36-37页 |
·基于BASEL Ⅱ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 | 第37-40页 |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信用风险概述 | 第37页 |
·新资本协议下的标准法 | 第37-38页 |
·新资本协议下的内部评级法 | 第38-39页 |
·建立内评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意义 | 第39-40页 |
·内评法在信用风险溢价计量中的实际运用 | 第40-43页 |
·预期损失的计量 | 第40-41页 |
·非预期损失的计量 | 第41-43页 |
6 对贷款定价结果的实证分析 | 第43-54页 |
·人民币对公贷款定价模型的修正 | 第43-44页 |
·对宏观经济因素的修正 | 第43页 |
·对客户综合回报的修正 | 第43-44页 |
·对银企关系的修正 | 第44页 |
·人民币对公贷款定价案例分析 | 第44-49页 |
·人民币对公贷款定价案例 | 第44-49页 |
·与现有定价方法结果比较 | 第49页 |
·定价结果检验与分析 | 第49-51页 |
·定价结果回归检验 | 第49-50页 |
·定价结果抽样统计检验 | 第50-51页 |
·定价结果分析 | 第51页 |
·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建议与思考 | 第51-54页 |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对公贷款定价模型的建议 | 第51-52页 |
·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思考 | 第52页 |
·对商业银行贷款利润率合理性的质疑 | 第52-54页 |
注释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