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第14-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2.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 第14-15页 |
2.1.2 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3 社区、乡村社区及乡村旅游社区概念及关系 | 第16-17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17-19页 |
2.2.1 社区参与理论 | 第17页 |
2.2.2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9页 |
2.3 环境意识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3.1 环境意识的概念及内涵 | 第19页 |
2.3.2 环境意识测量量表 | 第19-20页 |
2.3.3 环境意识实证研究 | 第20-21页 |
2.4 旅游环境意识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3. 环境意识调查研究设计 | 第25-30页 |
3.1 调查地点的选取 | 第25页 |
3.2 调查地概况 | 第25-27页 |
3.2.1 岳阳市君山区概况 | 第25-26页 |
3.2.2 柳林洲镇概况 | 第26-27页 |
3.2.3 新洲村概况 | 第27页 |
3.3 问卷设计和调查实施 | 第27-28页 |
3.3.1 内容设计 | 第27页 |
3.3.2 评价方法 | 第27-28页 |
3.3.3 调查实施 | 第28页 |
3.4 环境意识水平得分计算模型及分数等级 | 第28-30页 |
3.4.1 环境意识水平得分计算模型 | 第28-29页 |
3.4.2 环境意识水平分数等级 | 第29-30页 |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0-37页 |
4.1 样本概况 | 第30-32页 |
4.2 新洲村居民环境知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32-33页 |
4.2.1 新洲村居民环境知识状况调查 | 第32-33页 |
4.2.2 新洲村居民环境知识状况分析 | 第33页 |
4.3 新洲村居民环境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 第33-35页 |
4.3.1 新洲村居民环境态度调查 | 第33-34页 |
4.3.2 新洲村居民环境态度状况分析 | 第34-35页 |
4.4 新洲村居民环境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 第35-36页 |
4.4.1 新洲村居民环境行为调查 | 第35-36页 |
4.4.2 新洲村居民环境行为状况分析 | 第36页 |
4.5 新洲村居民环境意识综合得分 | 第36-37页 |
5. 新洲村居民环境意识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2页 |
5.1 年龄对环境意识的影响 | 第37-38页 |
5.2 性别对环境意识的影响 | 第38页 |
5.3 文化程度对环境意识的影响 | 第38-39页 |
5.4 职业对环境意识的影响 | 第39页 |
5.5 收入水平对环境意识的影响 | 第39-40页 |
5.6 家庭结构对环境意识的影响 | 第40页 |
5.7 环境知识获取渠道调查 | 第40-42页 |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42-5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6.2 乡村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环境意识现状分析 | 第42-45页 |
6.2.1 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动力不足 | 第43页 |
6.2.2 经济水平不高,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 第43-44页 |
6.2.3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环境投入不足 | 第44页 |
6.2.4 环境保护宣传和环境教育力度不够 | 第44页 |
6.2.5 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 | 第44-45页 |
6.3 提高乡村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水平的对策 | 第45-49页 |
6.3.1 落实教育优先战略,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 第45-46页 |
6.3.2 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 | 第46-47页 |
6.3.3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社区居民经济水平 | 第47页 |
6.3.4 建立激励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机制 | 第47-48页 |
6.3.5 加强民间环保组织建设 | 第48页 |
6.3.6 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 第48-49页 |
6.4 研究特色与不足 | 第49-50页 |
6.4.1 研究特色 | 第49页 |
6.4.2 研究不足 | 第49-50页 |
6.5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