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 | 第9-12页 |
一、农民工 | 第9-10页 |
二、代际差异 | 第10页 |
三、市民化 | 第10-11页 |
四、代际分流机制 | 第11-12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一、本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论文的分析框架 | 第15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二、襄阳市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分析 | 第16-25页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16页 |
第二节 两代农民工差异分析 | 第16-24页 |
一、文化程度差异 | 第16页 |
二、婚姻状况 | 第16-17页 |
三、培训状况 | 第17页 |
四、住房条件 | 第17-18页 |
五、就业渠道 | 第18页 |
六、休闲娱乐 | 第18-19页 |
七、维权方面 | 第19-20页 |
八、职业分布 | 第20页 |
九、市民化意愿 | 第20-21页 |
十、社会网络 | 第21-22页 |
十一、政策诉求 | 第22-24页 |
第三节 结论与评述 | 第24-25页 |
三、代际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一节 政策的演变是拉开代际差异的外因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变迁是代际分化的内因 | 第26-27页 |
四、政策建议 | 第27-34页 |
第一节 满足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建立健全畅流机制 | 第27-31页 |
一、完善与户籍制度相挂钩、与农民工现实工作和居住地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体系 | 第27-28页 |
二、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住房难的问题 | 第28-29页 |
三、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 | 第29页 |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职业竞争力 | 第29-30页 |
五、创新管理、完善社会组织,提高对农民工的服务水平 | 第30-31页 |
六、扩宽社会交流平台,保障农民工政治参与 | 第31页 |
第二节 建立相对均衡的城镇化体系,实现农民工截流 | 第31-32页 |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第31-32页 |
二、支持农民工创业 | 第32页 |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民工回流 | 第32-34页 |
一、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32页 |
二、继续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工土地权益 | 第32-34页 |
结束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