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机械传动论文--驱动桥论文

高性能工程机械桥壳裂纹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CONTENT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V法铸造第12-15页
        1.2.1 V法铸造的工艺流程第12-13页
        1.2.2 V法铸造的原理与优点第13-14页
        1.2.3 V法铸造的造型材料第14-15页
    1.3 钢中的杂质元素第15-16页
        1.3.1 磷第15-16页
        1.3.2 硫第16页
        1.3.3 氢第16页
        1.3.4 氮第16页
        1.3.5 氧第16页
    1.4 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第16-19页
        1.4.1 夹杂物的分类第16-17页
        1.4.2 夹杂物对铸钢性能的影响及控制方法第17-19页
    1.5 断裂类型及断口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第19-22页
        1.5.1 断裂模式和断口微观特征形貌第19-21页
        1.5.2 断口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第21-22页
    1.6 “石状断口”缺陷的研究现状第22-25页
        1.6.1 硫化锰引起“石状断口”第23页
        1.6.2 氮化铝夹杂引起“石状断口”第23-25页
        1.6.3 其他观点第25页
    1.7 课题研究内容第25-28页
第二章 试验内容和方法第28-32页
    2.1 技术路线第28-29页
    2.2 试验方法及检测仪器第29页
    2.3 试样制备与分析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状断口第32-42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铸件成分第32-33页
    3.3 结果及分析第33-41页
        3.3.1 宏观观察第33-34页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第34-39页
        3.3.3 化学成分分析第39-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工艺试验产生断口的检验和分析第42-56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试验的工艺流程第42-44页
    4.3 结果及分析第44-55页
        4.3.1 宏观检验第45-46页
        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第46-53页
        4.3.3 金相检验第53-54页
        4.3.4 化学成分分析第54-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热力学分析与模拟第56-64页
    5.1 热力学分析第56-59页
    5.2 铸件凝固模拟第59-63页
        5.2.1 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第59-61页
        5.2.2 铸件凝固过程中不同厚度部位的冷却曲线第61-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2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72-7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莱钢1080m~3高炉TRT发电分析与建模
下一篇:交通银行甘肃省分行国际业务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