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1.2.2 国外行政区划调整经验 | 第9-10页 |
1.2.3 国内行政区划调整经验 | 第10-11页 |
1.2.4 行政区划调整的大都市区化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2 新世纪以来长春市城镇化发展分析 | 第13-61页 |
2.1 长春市近十年城镇化发展总体情况 | 第13-55页 |
2.1.1 城市人口方面 | 第13-20页 |
2.1.2 经济产业方面 | 第20-29页 |
2.1.3 空间发展方面 | 第29-36页 |
2.1.4 居民生活方面 | 第36-45页 |
2.1.5 市政交通方面 | 第45-50页 |
2.1.6 资源环境方面 | 第50-55页 |
2.2 长春城镇化发展特征 | 第55-61页 |
2.2.1 城市人口方面 | 第55-56页 |
2.2.2 经济产业方面 | 第56-57页 |
2.2.3 空间拓展方面 | 第57-58页 |
2.2.4 居民生活方面 | 第58-59页 |
2.2.5 交通市政方面 | 第59-60页 |
2.2.6 环境资源方面 | 第60-61页 |
3 新世纪以来长春市行政区划调整历程 | 第61-70页 |
3.1 长春市近十年行政区划调整总体情况 | 第61-63页 |
3.2 近十年九次重要的行政区划调整情况 | 第63-70页 |
3.2.1 2003 年高新区南扩 | 第63页 |
3.2.2 2003 年设经开北区 | 第63-64页 |
3.2.3 2003 年净月区扩张 | 第64页 |
3.2.4 2005 年长春市域扩张 | 第64-65页 |
3.2.5 2005 年长春市区扩张 | 第65页 |
3.2.6 2005 年汽开区成立 | 第65-66页 |
3.2.7 2007 年设立莲花山区 | 第66-67页 |
3.2.8 2007 年设高新北区 | 第67-68页 |
3.2.9 2009 年高新北区扩张 | 第68-70页 |
4 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效应 | 第70-75页 |
4.1 区划调整的规划效应 | 第70页 |
4.2 区划调整的产业效应 | 第70-72页 |
4.3 区划调整的空间效应 | 第72-75页 |
4.3.1 空间结构优化 | 第72-73页 |
4.3.2 城市空间扩展 | 第73-75页 |
5 大都市区模式下的长春市城镇化发展构想 | 第75-83页 |
5.1 长春市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预测分析 | 第75-76页 |
5.1.1 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预测分析 | 第75页 |
5.1.2 基于《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预测分析 | 第75页 |
5.1.3 基于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预测分析 | 第75页 |
5.1.4 基于农业现代化要求的预测分析 | 第75-76页 |
5.2 长春市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76页 |
5.3 长春市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 第76-77页 |
5.4 长春市都市区城镇化发展规划构想 | 第77-83页 |
5.4.1 都市区发展目标 | 第77页 |
5.4.2 都市区范围 | 第77-78页 |
5.4.3 都市区规模预测 | 第78页 |
5.4.4 都市区空间结构 | 第78页 |
5.4.5 产业发展规划 | 第78-79页 |
5.4.6 交通发展规划 | 第79-80页 |
5.4.7 中心体系规划 | 第80页 |
5.4.8 环境与资源规划 | 第80-81页 |
5.4.9 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后记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