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评论 | 第17-27页 |
2.1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过程 | 第17-18页 |
2.2 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2.3 研究评论 | 第26-27页 |
第3章 中国包容性增长的测度方法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7-36页 |
3.1 中国包容性增长的理论界定 | 第27-28页 |
3.2 中国包容性增长的理论推论 | 第28-31页 |
3.3 中国包容性增长的测度方法 | 第31-32页 |
3.4 中国包容性增长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36页 |
第4章 中国包容性增长的测度过程及结果 | 第36-53页 |
4.1 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的步骤 | 第36-45页 |
4.2 测度的结果 | 第45-48页 |
4.2.1 中国包容性增长指数 | 第45-46页 |
4.2.2 中国包容性增长四个维度及整体的包容度 | 第46-48页 |
4.3 对中国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判断 | 第48-53页 |
4.3.1 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包容程度的判断 | 第49-50页 |
4.3.2 对获得机会平等”的包容程度的判断 | 第50页 |
4.3.3 对降低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的包容程度的判断 | 第50-51页 |
4.3.4 对社会福利公平”的包容程度的判断 | 第51页 |
4.3.5 对中国包容性增长的整体判断 | 第51-53页 |
第5章 中国包容性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3-60页 |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与模型的设定 | 第53-54页 |
5.2 实证分析 | 第54-60页 |
5.2.1 平稳性检验 | 第54-55页 |
5.2.2 协整分析 | 第55-58页 |
5.2.3 ECM 模型 | 第58-60页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