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21-2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1-2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21-2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2 文献述评 | 第29-47页 |
2.1 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实证测评 | 第29-32页 |
2.1.1 政府职能转变绩效评估维度 | 第29-31页 |
2.1.2 政府职能转变绩效评估结果 | 第31-32页 |
2.2 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 | 第32-36页 |
2.2.1 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32-35页 |
2.2.2 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影响机理 | 第35-36页 |
2.3 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实现路径 | 第36-43页 |
2.3.1 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内部优化策略 | 第37-40页 |
2.3.2 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外部保障机制 | 第40-43页 |
2.4 对以往研究的总结评论 | 第43-47页 |
3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及其影响机理:一个分析框架 | 第47-75页 |
3.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概念诠释 | 第47-54页 |
3.1.1 政府职能与政府职能转变 | 第47-48页 |
3.1.2 政府职能转变缘起与规划:西方经验与中国实践 | 第48-51页 |
3.1.3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绩效 | 第51-52页 |
3.1.4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维度划分 | 第52-54页 |
3.2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54-60页 |
3.2.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 第54-56页 |
3.2.2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影响因素的维度划分 | 第56-60页 |
3.3 基于CAF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及其影响机理分析框架 | 第60-67页 |
3.3.1 通用评估框架(CAF):背景、内涵及中国适用性 | 第61-65页 |
3.3.2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及其影响机理分析框架 | 第65-67页 |
3.4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及其影响机理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第67-75页 |
3.4.1 领导因素影响路径 | 第67-70页 |
3.4.2 保障因素影响路径 | 第70-71页 |
3.4.3 流程因素影响路径 | 第71-72页 |
3.4.4 绩效内部影响路径 | 第72页 |
3.4.5 本研究的概念模型 | 第72-75页 |
4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及其影响因素问卷编制与数据采集 | 第75-89页 |
4.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 | 第75-79页 |
4.1.1 问卷基本结构 | 第76页 |
4.1.2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指标构建 | 第76-78页 |
4.1.3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影响因素指标构建 | 第78-79页 |
4.2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试测 | 第79-86页 |
4.2.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问卷的效度、信度分析 | 第80-83页 |
4.2.2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影响因素问卷的效度、信度分析 | 第83-86页 |
4.3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采集 | 第86-89页 |
4.3.1 样本选取 | 第86页 |
4.3.2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 第86-89页 |
5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实证测评 | 第89-103页 |
5.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89-95页 |
5.1.1 初始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及其拟合效果 | 第89-92页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修正及其拟合效果 | 第92-95页 |
5.2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95-97页 |
5.3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方差分析 | 第97-103页 |
6 基于统计分析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 第103-129页 |
6.1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03-110页 |
6.1.1 初始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及其拟合效果 | 第103-106页 |
6.1.2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修正及其拟合效果 | 第106-110页 |
6.2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10-112页 |
6.3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 | 第112-115页 |
6.4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影响机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115-129页 |
6.4.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及其拟合效果 | 第115-117页 |
6.4.2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及其拟合效果 | 第117-122页 |
6.4.3 研究假设检验与讨论 | 第122-129页 |
7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绩效的优化路径 | 第129-141页 |
7.1 完善面向职能转变的领导力提升机制 | 第129-131页 |
7.1.1 明确问题导向的公共行政决策程序 | 第129-130页 |
7.1.2 构建地方政府个体领导力评估模型 | 第130页 |
7.1.3 重视领导力开发的文化和制度建设 | 第130-131页 |
7.2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一体化标准化改革——基于浙江嘉兴的实践 | 第131-134页 |
7.2.1 案例分析:浙江嘉兴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 | 第131-133页 |
7.2.2 推进行政审批流程的标准化建设 | 第133页 |
7.2.3 建立行政审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 第133-134页 |
7.2.4 创新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 第134页 |
7.3 强化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力度——基于政策过程的视角 | 第134-137页 |
7.3.1 政策制定阶段:建立公共政策辩论机制 | 第135页 |
7.3.2 政策执行阶段:完善政策联席会议制度 | 第135-136页 |
7.3.3 政策评估阶段:引入政策多元评估主体 | 第136-137页 |
7.4 构建流程为中心的职能转变保障体系 | 第137-141页 |
7.4.1 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顾客导向 | 第138页 |
7.4.2 基于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公共资源 | 第138-139页 |
7.4.3 加强流程再造思想宣传培训力度 | 第139-141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41-145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41-142页 |
8.2 研究创新点 | 第142-143页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65页 |
调查问卷 | 第165-169页 |
作者简历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