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5-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4-23页 |
1.1 微生物气溶胶的概述 | 第14-15页 |
1.1.1 微生物气溶胶的概念 | 第14页 |
1.1.2 微生物气溶胶的种类和来源 | 第14-15页 |
1.1.3 微生物气溶胶的传播 | 第15页 |
1.2 微生物气溶胶的危害 | 第15-16页 |
1.3 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种类 | 第16-17页 |
1.3.1 惯性撞击类 | 第16-17页 |
1.3.2 静电沉着类 | 第17页 |
1.3.3 过滤阻留类 | 第17页 |
1.4 PM2.5的概述 | 第17-18页 |
1.4.1 PM2.5的概念 | 第17页 |
1.4.2 PM2.5的来源 | 第17页 |
1.4.3 PM2.5的危害 | 第17-18页 |
1.4.4 PM2.5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5 空气中常见微生物及危害 | 第18-19页 |
1.5.1 空气中常见细菌及其危害 | 第18-19页 |
1.5.2 空气中常见真菌及其危害 | 第19页 |
1.6 高通量测序技术 | 第19-20页 |
1.6.1 细菌16srDNA测序技术 | 第19页 |
1.6.2 真菌ITS测序技术 | 第19-20页 |
1.6.3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 | 第20页 |
1.7 内毒素的概述 | 第20-21页 |
1.7.1 内毒素的概念 | 第20页 |
1.7.2 内毒素的类型 | 第20页 |
1.7.3 内毒素的危害 | 第20-21页 |
1.7.4 内毒素的检测 | 第21页 |
1.8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1页 |
2.1 材料 | 第23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2.2 方法 | 第23-31页 |
2.2.1 采样猪舍情况 | 第23-24页 |
2.2.2 PM2.5样品的采集 | 第24页 |
2.2.3 PM2.5样品的处理 | 第24-27页 |
2.2.4 气载需氧菌含量检测 | 第27页 |
2.2.5 气载真菌含量检测 | 第27页 |
2.2.6 气载革兰氏阴性菌含量检测 | 第27-28页 |
2.2.7 气载细菌、真菌、革兰氏阴性菌含量计算 | 第28页 |
2.2.8 菌数统计方法 | 第28页 |
2.2.9 气载内毒素含量检测 | 第28页 |
2.2.10 气载内毒素检测 | 第28-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8页 |
3.1 猪舍环境PM2.5中细菌多样性 | 第31-37页 |
3.1.1 各样品在目水平上细菌相对丰度情况` | 第31页 |
3.1.2 各样品在科水平上细菌相对丰度情况 | 第31-32页 |
3.1.3 各样品在属水平上细菌相对丰度情况 | 第32-34页 |
3.1.4 各样品细菌差异性 | 第34-35页 |
3.1.5 各样品物种多样性曲线 | 第35-36页 |
3.1.6 PM2.5中致病性及条件致病性细菌 | 第36-37页 |
3.2 猪舍内环境PM2.5中真菌多样性 | 第37-43页 |
3.2.1 各样品在目水平上真菌相对丰度情况 | 第37-38页 |
3.2.2 各样品在科水平上真菌相对丰度情况 | 第38-39页 |
3.2.3 各样品在属水平上真菌相对丰度情况 | 第39-40页 |
3.2.4 各样品真菌种数交互关系 | 第40-41页 |
3.2.5 各样品物种多样性曲线 | 第41-42页 |
3.2.6 PM2.5中致病性及条件致病性真菌 | 第42-43页 |
3.3 猪舍内PM2.5浓度的比较 | 第43页 |
3.4 猪舍内气载需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浓度 | 第43-44页 |
3.5 猪舍内气载需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在Andersen采样器上的分布 | 第44-46页 |
3.5.1 猪舍内气载需氧菌在Andersen采样器上的分布 | 第44-45页 |
3.5.2 猪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在Andersen采样器上的分布 | 第45-46页 |
3.5.3 猪舍内气载真菌在Andersen采样器上的分布 | 第46页 |
3.6 猪舍内气载内毒素的浓度 | 第46-48页 |
4 讨论 | 第48-52页 |
4.1 猪舍环境PM2.5中细菌多样性分析 | 第48-49页 |
4.2 猪舍内环境PM2.5中真菌多样性分析 | 第49-50页 |
4.3 猪舍内气载需氧菌、真菌、革兰氏阴性菌气溶胶的检测 | 第50-51页 |
4.4 猪舍内气载需氧菌、真菌、革兰氏阴性菌的空气动力学分析 | 第51页 |
4.5 猪舍PM2.5浓度分析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5.1 猪舍环境PM2.5微生物成分与丰度分析 | 第52页 |
5.2 舍内微生物气溶胶检测 | 第52页 |
5.3 舍内气载内毒素检测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