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微博内容的恶意用户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3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3-16页
第二章 背景知识与技术第16-26页
    2.1 JAVA爬虫技术第16-17页
        2.1.1 网络爬虫技术第16-17页
        2.1.2 WebCollector简介第17页
    2.2 中文分词以及语义分析技术第17-18页
        2.2.1 中文分词第17-18页
        2.2.2 语义分析技术第18页
    2.3 机器学习算法第18-23页
        2.3.1 决策树第19-20页
        2.3.2 AdaBoost第20-21页
        2.3.3 SVM算法第21-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6页
第三章 可扩展恶意词典获取及恶意评论检测第26-42页
    3.1 爬虫系统实现及数据采集第26-33页
        3.1.1 微博爬虫程序的设计第26-29页
        3.1.2 数据库的设计第29-31页
        3.1.3 爬虫系统的实现第31-33页
    3.2 词典实现及实验方案第33-39页
        3.2.1 基础恶意词典实现第33-34页
        3.2.2 停用表建立第34-35页
        3.2.3 可扩展恶意词典实现第35-39页
    3.3 实验结果分析第39-41页
        3.3.1 停用词汇表分析第39-40页
        3.3.2 判定方法第40页
        3.3.3 实验结论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恶意用户分类第42-54页
    4.1 不同类别内容分数的提取第42-46页
        4.1.1 用户及内容分数定义第42-43页
        4.1.2 用户分数计算第43-44页
        4.1.3 用户分数分析第44-46页
    4.2 实验方案第46-48页
        4.2.1 实验方案设计第46-47页
        4.2.2 实验方案实现第47-48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48-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机器学习在用户分类检测中的作用第54-64页
    5.1 特征提取第54-57页
        5.1.1 特征表示第54-55页
        5.1.2 特征存储第55-56页
        5.1.3 特征提取方法第56-57页
    5.2 特征分析第57-59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59-63页
        5.3.1 特征值的效果第59-61页
        5.3.2 实验对比第61-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总结第64页
    6.2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感知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人脸图片属性识别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