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三)全文的逻辑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四)特色与不足 | 第11-12页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第12-17页 |
(一)价值 | 第12-14页 |
1.价值的含义 | 第12页 |
2.价值的特征 | 第12-14页 |
(二)价值观 | 第14-16页 |
1.价值观的含义 | 第14页 |
2.价值观的类型和层次 | 第14-16页 |
(三)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冲突 | 第16-17页 |
1.社会转型期的含义 | 第16-17页 |
2.价值观冲突的含义 | 第17页 |
二、社会转型期中国多元价值观冲突的现状 | 第17-22页 |
(一)社会转型期中国多元价值观冲突的宏观表现 | 第18-20页 |
1.中国传统价值观与西方现代价值观的冲突 | 第18页 |
2.中国封建落后价值观和现代化建设新生价值观的冲突 | 第18-19页 |
3.中国计划经济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冲突 | 第19-20页 |
(二)社会转型期中国多元价值观冲突的微观表现 | 第20-21页 |
1.社会主体本位与个人主体本位的冲突 | 第20页 |
2.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的冲突 | 第20页 |
3.道德观念与利益观念的冲突 | 第20-21页 |
(三)社会转型期中国多元价值观冲突的特征 | 第21-22页 |
1.冲突领域的广泛性 | 第21页 |
2.冲突类型的多样性 | 第21-22页 |
3.冲突层次的深刻性 | 第22页 |
三、社会转型期中国多元价值观冲突的原因及影响 | 第22-27页 |
(一)社会转型期中国多元价值观冲突的原因 | 第23-25页 |
1.社会利益格局变动过程中所伴生的负面问题的误导 | 第23页 |
2.社会阶层分化和固化过程中所伴生的价值观隔阂 | 第23-24页 |
3.体制供给不足和新旧道德规范缺失的双重耦合所滋生的负效应 | 第24-25页 |
4.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边缘化 | 第25页 |
(二)社会转型期中国多元价值观冲突的影响 | 第25-27页 |
1.多元价值观冲突的正效应 | 第25-26页 |
2.多元价值观冲突的负效应 | 第26-27页 |
四、社会转型期中国多元价值观冲突的引导和整合 | 第27-34页 |
(一)弘扬和吸收优秀文化的价值观念 | 第28-29页 |
1.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观 | 第28页 |
2.西方社会先进文化的价值观 | 第28-29页 |
(二)批判落后和腐朽的价值观念 | 第29-30页 |
1.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价值观 | 第29-30页 |
2.西方社会文化的腐朽价值观 | 第30页 |
(三)面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 第30-34页 |
1.法治与德治相并举 | 第31-32页 |
2.效率与公平相统一 | 第32页 |
3.道义与利益相兼容 | 第32-33页 |
4.自由与规制相协调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