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湖南籍革命名人故居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导论第11-14页
    一、选题缘由第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2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四、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五、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3-14页
        (一)重点第13页
        (二)难点第13页
        (三)创新点第13-14页
第一章 湖南: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第14-21页
    一、湖南历史和湖南文化第14-15页
        (一)先秦时期的湖南及文化第14页
        (二)先秦以后的湖南及文化第14-15页
    二、近代湖南的社会状况第15-18页
        (一)曾国藩与湖南社会风气的形成第16-17页
        (二)近代湖南的社会阶层第17页
        (三)近代湖南的经济状况第17-18页
        (四)近代湖南的文化教育状况第18页
    三、中国近现代革命中的湖南第18-21页
        (一)清朝末期湖南的反清活动第18-19页
        (二)辛亥革命中的湖南第19页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湖南第19-21页
第二章 中国革命中涌现出的湖南籍杰出人物及其故居第21-28页
    一、政治领袖第21-23页
        (一)毛泽东第21页
        (二)刘少奇第21-22页
        (三)胡耀邦第22页
        (四)任弼时第22-23页
    二、军事家第23-25页
        (一)彭德怀第23-24页
        (二)贺龙第24页
        (三)罗荣桓第24页
        (四)粟裕第24-25页
    三、教育家和革命家第25-28页
        (一)徐特立第25页
        (二)林伯渠第25-26页
        (三)蔡和森第26页
        (四)成仿吾第26-27页
        (五)谢觉哉第27-28页
第三章 湖南籍名人故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功能第28-35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28-29页
        (一)爱国主义第28-29页
        (二)自由平等第29页
        (三)诚信友善第29页
    二、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信念第29-30页
        (一)马克思主义第29-30页
        (二)社会主义第30页
    三、在革命实践中加强个人修养第30-32页
        (一)恪守党性第31页
        (二)艰苦奋斗第31页
        (三)廉洁奉公第31-32页
    四、名人故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32-35页
        (一)导向功能第32-33页
        (二)激励功能第33页
        (三)感化功能第33-34页
        (四)陶冶功能第34-35页
第四章 湖南籍中国革命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第35-44页
    一、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不足影响其效果第35-36页
        (二)主管及相关部门意识偏差扭曲其意义第36页
        (三)硬件落后影响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第36-37页
        (四)过分强调经济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第37页
    二、制约名人故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其他因素第37-40页
        (一)主体因素第37-38页
        (二)客体因素第38页
        (三)体制因素第38-39页
        (四)环境因素第39-40页
    三、名人故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对策第40-44页
        (一)坚持名人故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第40-41页
        (二)拓宽名人故居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乡族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研究
下一篇:社会转型期中国多元价值观冲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