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评价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3-14页
文献综述第14-33页
    第一章 驱虫斑鸠菊药材研究现状第14-20页
        1. 植物学研究第14-15页
        2. 药材性状第15页
        3. 化学成分研究第15-16页
        4. 药理作用研究第16-18页
        5. 质量控制相关研究第18-19页
        6. 结语第19-20页
    第二章 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及其预防药物研究第20-26页
        1. 胰腺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第20-21页
        2. 胰腺癌的发病分子机制第21-23页
        3. 胰腺癌的预防药物研究第23-25页
        4. 结语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33页
前言第33-35页
第一章 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的研究第35-61页
    第一节 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第35-49页
        1. 实验材料第35-36页
        2. 实验方法第36-38页
        3. 实验结果第38-47页
        4. 讨论第47-49页
    第二节 基于UPLC-LTQ-Orbitrap-MS技术分析驱虫斑鸠菊中的化学成分第49-60页
        1. 实验材料第49-50页
        2. 实验方法第50页
        3. 实验结果第50-55页
        4. 讨论第55-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二章 驱虫斑鸠菊药材含量测定第61-68页
    1. 实验材料第61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61-66页
    3. 讨论第66页
    4. 小结第66-68页
第三章 驱虫斑鸠菊中多酚类化合物药理活性评价第68-79页
    第一节 驱虫斑鸠菊中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第68-71页
        1. 实验材料第68-69页
        2. 实验方法第69页
        3. 实验结果第69-70页
        4. 讨论第70-71页
    第二节 驱虫斑鸠菊中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第71-74页
        1. 实验材料第71页
        2. 实验方法第71-72页
        3. 实验结果第72页
        4. 讨论第72-74页
    第三节 驱虫斑鸠菊中多酚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第74-78页
        1. 实验材料第74页
        2. 实验方法第74-75页
        3. 实验结果第75-77页
        4. 讨论第77-78页
    小结第78-79页
第四章 异鼠李素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第79-98页
    第一节 异鼠李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第79-84页
        1. 实验材料第80页
        2. 实验方法第80-81页
        3. 实验结果第81-83页
        4. 讨论第83-84页
    第二节 异鼠李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周期的影响第84-92页
        1. 实验材料第84页
        2. 实验方法第84-88页
        3. 实验结果第88-90页
        4. 讨论第90-92页
    第三节 异鼠李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Ras/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第92-95页
        1. 实验材料第92页
        2. 实验方法第92-93页
        3. 实验结果第93-94页
        4. 讨论第94-95页
    第四节 异鼠李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的影响第95-97页
        1. 实验材料第95页
        2. 实验方法第95页
        3. 实验结果第95-96页
        4. 讨论第96-97页
    小结第97-98页
结语第98-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附录 化合物的图谱第107-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22-124页
个人简历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成药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风险识别研究
下一篇:益气活血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梗后炎症反应及相关调节因子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