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理论研究 | 第13-23页 |
1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 第13-16页 |
·传统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 第13-14页 |
·中医研究帕金森病的进展 | 第14-15页 |
·中药对帕金森病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15-16页 |
2 现代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 第16-21页 |
·PD 的诊断 | 第16-17页 |
·现代医学对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17-20页 |
·现代医学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 | 第20-21页 |
3 疏筋解毒方的研究基础、组方依据及进展 | 第21-23页 |
·疏筋解毒方的研究基础 | 第21页 |
·疏筋解毒方的组方依据 | 第21-22页 |
·疏筋解毒方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实验研究 | 第23-40页 |
实验一 疏筋解毒方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第23-2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实验用药 | 第23页 |
·实验器材: | 第23-24页 |
·造模用药 | 第24页 |
2 偏侧 PD 模型的制备 | 第24页 |
3 动物分组及处理: | 第24-25页 |
4 PD 模型大鼠用药前、用药4 周后的行为学的观察 | 第25页 |
5 统计学处理 | 第25页 |
6 结果 | 第25-26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25页 |
·各组大鼠用药前后启动时间、旋转次数、持续时间的观察结果 | 第25-26页 |
7 讨论6-OHDA 制备PD 模型的机制 | 第26-27页 |
8 结论 | 第27页 |
实验二 疏筋解毒方对中脑黑质 DAT、VMAT2 mRNA 表达的影响 | 第27-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实验器材 | 第27页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7-28页 |
·实验用动物、实验用药、PD 大鼠模型制备、实验分组 | 第28页 |
·实验取材 | 第2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8页 |
3 操作步骤 | 第28-32页 |
·总 RNA 提取 | 第28-29页 |
·逆转录(RT)反应获取目的cDNA 第一链 | 第29-30页 |
·聚合酶链反应(PCR) | 第30-31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 DAT、VMAT2 PCR 产物 | 第31-32页 |
4 扩增曲线 | 第32页 |
5 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 第32-33页 |
6 统计学处理 | 第33页 |
7 结果 | 第33-34页 |
8 讨论疏筋解毒方调控 DAT、VMAT2 基因的可能途径 | 第34-35页 |
9 结论 | 第35页 |
实验三 疏筋解毒方对 PD 大鼠血清 N0、SOD、MDA 含量的影响 | 第35-4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实验器材 | 第35页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35页 |
·实验用动物、实验用药、PD 大鼠模型制备、实验分组 | 第35页 |
2 操作方法 | 第35-37页 |
·NO 测定操作流程 | 第35-36页 |
·SOD 测定操作流程 | 第36-37页 |
·MDA 测定操作流程 | 第37页 |
3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4 结果 | 第37-38页 |
5 讨论疏筋解毒方干预 PD 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可能的机制 | 第38-39页 |
6 结论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附录 1 中英文对照 | 第46-49页 |
附录 2 PD 大鼠模型制作及造模1 周后 | 第49-50页 |
附录 3 各组大鼠黑质纹状体HE 染色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