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 导言 | 第9-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1 是影响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 第9页 |
1.1.2 是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基础性问题 | 第9页 |
1.1.3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关联性问题 | 第9页 |
1.1.4 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5.1 农村中学教师 | 第13页 |
1.5.2 工作满意度 | 第13页 |
1.5.3 工作稳定性 | 第13-14页 |
1.6 研究基本思路 | 第14页 |
1.7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7.1 调查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7.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2 研究设计 | 第16-24页 |
2.1 主要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2.1.1 科尔曼"理性行动理论" | 第16页 |
2.1.2 社会交换理论 | 第16-17页 |
2.1.3 工作满意度理论 | 第17-18页 |
2.1.4 离职理论 | 第18-19页 |
2.1.5 教师管理理论 | 第19页 |
2.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3 调查研究概况 | 第20-24页 |
2.3.1 调研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2.3.2 调查样本 | 第21-22页 |
2.3.3 变量测量 | 第22页 |
2.3.4 调研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22-24页 |
3 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 | 第24-30页 |
3.1 农村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 第24-26页 |
3.2 农村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聚类分析 | 第26-27页 |
3.3 农村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第27-30页 |
3.3.1 教师个体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2 学校因素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第28-30页 |
4 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稳定性分析 | 第30-34页 |
4.1 农村中学教师工作稳定性的基本现状 | 第30页 |
4.2 农村中学教师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30-34页 |
4.2.1 性别与工作稳定性 | 第31页 |
4.2.2 年龄与工作稳定性 | 第31-32页 |
4.2.3 学历与工作稳定性 | 第32-33页 |
4.2.4 工作年限与工作稳定性 | 第33页 |
4.2.5 职称与工作稳定性 | 第33页 |
4.2.6 收入与工作稳定性 | 第33-34页 |
5 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稳定性的关联性分析 | 第34-36页 |
6 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稳定性的对策与建议 | 第36-40页 |
6.1 针对工作满意度内部结构,改善教师工作满意度 | 第36-37页 |
6.2 进行工作满意度群体细分,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 | 第37页 |
6.3 抓住关键性影响因素,增强教师工作满意度 | 第37-38页 |
6.4 根据教师不同特点分类指导,提高教师的工作稳定性 | 第38页 |
6.5 针对教师稳定程度不同,加强教师职业稳定工作 | 第38-40页 |
7 结语 | 第40-43页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0-41页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第41-42页 |
7.2.1 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 | 第41页 |
7.2.2 形成了新的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7.3 今后有待继续研究的方向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