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

韩国金融贷款机构实施动态贷款损失准备金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2-17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4-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23页
    2.1 贷款与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第17-19页
    2.2 贷款增减与信用风险研究第19-20页
    2.3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信用风险反映研究第20-23页
        2.3.1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逆经济周期性第21页
        2.3.2 收益平均化假说第21-23页
3 贷款损失准备金与经济周期第23-35页
    3.1 贷款损失准备金第23-29页
        3.1.1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概念第23-24页
        3.1.2 贷款损失准备金记入财务报表的方法第24-28页
        3.1.3 贷款损失准备金与资本总额的关系第28-29页
    3.2 贷款损失准备金对经济周期的影响途径第29-31页
    3.3 动态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提出第31-35页
4 韩国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及其现状第35-59页
    4.1 韩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第35-37页
    4.2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现状第37-47页
        4.2.1 贷款增减与信用风险第38-43页
        4.2.2 提存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特征第43-45页
        4.2.3 贷款分级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率走势的影响第45-47页
    4.3 保险公司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现状第47-57页
        4.3.1 贷款增减原因与信用风险第48-52页
        4.3.2 提存贷款损失准备金特征第52-55页
        4.3.3 贷款分级与贷款损失准备金率走势的关系第55-57页
    4.4 小结第57-59页
5 贷款增减与信用风险的回归分析第59-67页
    5.1 分析方法第59-62页
        5.1.1 分析模型第59-60页
        5.1.2 变量选择与预计的结果第60-62页
    5.2 回归的结果第62-66页
        5.2.1 银行第62-64页
        5.2.2 保险公司第64-66页
    5.3 小结第66-67页
6 贷款损失准备金与经济周期的回归分析第67-75页
    6.1 分析方法第67-70页
        6.1.1 分析模型第67-68页
        6.1.2 变量选择与预计结果第68-70页
    6.2 回归结果第70-73页
        6.2.1 银行第70-72页
        6.2.2 保险公司第72-73页
    6.3 小结第73-75页
7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会计处理第75-80页
    7.1 会计准则第75-77页
    7.2 会计监管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的看法第77-78页
    7.3 小结第78-80页
8 结论第80-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附录 1 西班牙的动态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简介第88-90页
附录 2 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第90-92页
附录 3 变量简要统计第92-94页
附录 4 变量简要统计第94-97页
附件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项目管理在创新管理系统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中芯国际半导体公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