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人体脊柱胸腰部建模研究 | 第13-14页 |
1.2.2 人体颅骨复合体建模研究 | 第14-16页 |
1.2.3 口腔医学中有限元分析研究 | 第16-18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脊柱腰胸部骨骼系统建模 | 第20-32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脊椎腰胸部解剖学特点 | 第20-22页 |
2.3 基于冷冻切片的人体脊柱胸腰部三维几何建模 | 第22-24页 |
2.4 基于中国力学虚拟人原始数据的脊椎胸腰部骨组织系统有限元建模 | 第24-31页 |
2.4.1 人体脊柱胸腰部相关的组织材料 | 第25-27页 |
2.4.2 骨和椎间盘材料特性的确定 | 第27-30页 |
2.4.3 有限元模型建立过程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有限元建模理论及模型比对 | 第32-53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有限元方法计算理论 | 第32-34页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4-41页 |
3.3.1 几何清理 | 第36-38页 |
3.3.2 区域分解 | 第38页 |
3.3.3 有限元网格的建立 | 第38-41页 |
3.4 网格参数对有限元分析的影响 | 第41-51页 |
3.4.1 模型改建 | 第43页 |
3.4.2 边界条件与载荷 | 第43页 |
3.4.3 计算结果 | 第43-47页 |
3.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51页 |
3.4.5 结论 | 第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颅颌复合体骨肌系统建模 | 第53-76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颅颌复合体解剖学特点 | 第53-56页 |
4.2.1 颅骨的解剖结构 | 第53-55页 |
4.2.2 咀嚼运动相关肌肉解剖结构 | 第55-56页 |
4.3 颅颌复合体骨肌系统建模 | 第56-62页 |
4.3.1 颅颌复合体骨骼系统建模 | 第56-58页 |
4.3.2 颅颌复合体肌肉系统建模 | 第58-59页 |
4.3.3 颅颌复合体骨肌系统建模 | 第59-62页 |
4.4 上下颌骨和上下牙列建模 | 第62-64页 |
4.4.1 基于CT 断层影像的下颌骨和牙列建模 | 第62-63页 |
4.4.2 基于层切法的牙冠咬合面建模 | 第63-64页 |
4.5 基于中国力学虚拟人原始数据的颅颌复合体骨肌系统有限元建模 | 第64-71页 |
4.5.1 颅颌复合体模块化 | 第64-66页 |
4.5.2 骨组织材料参数确定 | 第66-69页 |
4.5.3 有限元网格模型建立 | 第69-71页 |
4.6 人体骨肌生物力学分析软件头部及牙列模块 | 第71-75页 |
4.6.1 软件基本介绍 | 第72页 |
4.6.2 软件操作说明 | 第72-7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可摘局部义齿不同设计方案的分析比较 | 第76-96页 |
5.1 引言 | 第76页 |
5.2 口腔修复学 | 第76-81页 |
5.2.1 牙体及牙周组织功能结构 | 第76-78页 |
5.2.2 可摘局部义齿 | 第78-81页 |
5.3 模型改建 | 第81-84页 |
5.3.1 肯式I 类缺失模型重建 | 第81-82页 |
5.3.2 固位体模型建立 | 第82页 |
5.3.3 修复体其余部分实体模型建立 | 第82-83页 |
5.3.4 整体模型建立 | 第83-84页 |
5.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84-86页 |
5.4.1 有限元建模过程 | 第84-85页 |
5.4.2 材料的力学特性 | 第85页 |
5.4.3 边界条件与载荷 | 第85-86页 |
5.5 计算结果 | 第86-92页 |
5.5.1 五组模型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基牙牙周膜应力分布比较 | 第86-87页 |
5.5.2 五组模型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基牙牙根应力分布比较 | 第87-91页 |
5.5.3 五组模型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粘膜应力分布比较 | 第91页 |
5.5.4 五种模型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基托及基牙位移比较 | 第91-92页 |
5.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92-95页 |
5.6.1 加载方式的选择 | 第92页 |
5.6.2 三臂卡环固位与RPI 卡环固位 | 第92-93页 |
5.6.3 有种植体支持与无种植体支持的RPI 卡环固位 | 第93-94页 |
5.6.4 双基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效果讨论 | 第94-95页 |
5.7 结论 | 第95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6-9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96-9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4-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