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我国腐败现状 | 第13-22页 |
2.1 腐败的界定 | 第13-15页 |
2.1.1 腐败的本义 | 第13页 |
2.1.2 当代腐败的概念 | 第13-14页 |
2.1.3 腐败的内涵 | 第14-15页 |
2.1.4 对中国腐败的定义 | 第15页 |
2.2 我国现阶段腐败的特点 | 第15-20页 |
2.2.1 腐败发生的领域较广 | 第15-18页 |
2.2.2 恶性腐败案件不断出现 | 第18-19页 |
2.2.3 腐败行为与三类人密切相关 | 第19页 |
2.2.4 腐败犯罪的国际化 | 第19-20页 |
2.3 现阶段我国腐败现象发生的基本规律 | 第20-22页 |
2.3.1 国家对资源配置干预越深,越容易发生腐败 | 第20-21页 |
2.3.2 政府的投资热点也是腐败的热点 | 第21页 |
2.3.3 个人和部门权力越集中,越容易发生腐败 | 第21-22页 |
3 腐败的成因分析 | 第22-29页 |
3.1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内因) | 第23-26页 |
3.1.1 政府自身行为的内在缺陷 | 第23-24页 |
3.1.2 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 第24-25页 |
3.1.3 权力行使过程的监督缺位 | 第25-26页 |
3.2 产权理论分析(外因) | 第26-29页 |
3.2.1 腐败的经济诱因 | 第26-27页 |
3.2.2 滋生腐败的根本经济条件:产权不明晰 | 第27-29页 |
4 以深化改革根治腐败 | 第29-40页 |
4.1 制度反腐理论对腐败的解释 | 第29-30页 |
4.2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 第30-35页 |
4.2.1 实现财产所有权的分散化,明确界定产权 | 第30-32页 |
4.2.2 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 第32页 |
4.2.3 尊重财产所有者的自由选择权 | 第32-33页 |
4.2.4 重在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 | 第33-35页 |
4.2.5 规范产权交易 | 第35页 |
4.3 构建理性市场主体 | 第35-37页 |
4.3.1 市场主体拥有独立完整的财产所有权 | 第35-36页 |
4.3.2 形成合理的市场规则 | 第36-37页 |
4.4 规范政府行为 | 第37-40页 |
4.4.1 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 第38页 |
4.4.2 建立受服务准则约束的政府运作模式 | 第38-39页 |
4.4.3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功能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详细摘要 | 第45-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