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板论文

常温及火灾下钢筋混凝土板的受拉薄膜效应计算模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 薄膜效应简介第15-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7页
        1.3.1 受拉薄膜效应的计算方法第16-19页
        1.3.2 受拉薄膜效应的理论分析第19-23页
        1.3.3 受拉薄膜效应的试验研究第23-27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钢筋混凝土板的受拉薄膜效应计算模型第29-47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经典屈服线理论第29-31页
    2.3 受拉薄膜效应计算的基本假定第31-32页
    2.4 基于经典屈服线理论的受拉薄膜效应计算第32-43页
        2.4.1 板块平衡法第32-37页
        2.4.2 机动法第37-42页
        2.4.3 挠度特征值计算第42-43页
    2.5 本文模型与已有模型比较第43-45页
    2.6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3章 混凝土单向板的大挠度试验及受拉薄膜效应分析第47-77页
    3.1 引言第47页
    3.2 试件设计与制作第47-49页
    3.3 材料特性第49-50页
    3.4 试验方案第50-56页
        3.4.1 支座及边界条件第50-52页
        3.4.2 加载系统第52-53页
        3.4.3 测点布置第53-55页
        3.4.4 破坏准则第55-56页
    3.5 试验现象第56-62页
        3.5.1 裂缝第57-60页
        3.5.2 破坏形式第60-62页
    3.6 试验结果第62-71页
        3.6.1 面内位移第62-65页
        3.6.2 钢筋应变第65-68页
        3.6.3 固支端约束反力第68-70页
        3.6.4 荷载-挠度曲线第70-71页
    3.7 受拉薄膜效应分析第71-76页
        3.7.1 受拉薄膜效应机理验证第71-72页
        3.7.2 挠度特征值验证第72-73页
        3.7.3 基于板块平衡法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第73-74页
        3.7.4 基于机动法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第74-76页
    3.8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4章 混凝土双向板的大挠度试验及受拉薄膜效应分析第77-105页
    4.1 引言第77页
    4.2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第77页
    4.3 材性特性第77-79页
    4.4 试验方案第79-82页
        4.4.1 支座及边界条件第79页
        4.4.2 加载系统第79-81页
        4.4.3 测点布置第81-82页
        4.4.4 破坏准则第82页
    4.5 试验现象第82-88页
        4.5.1 裂缝及破坏形式第83-84页
        4.5.2 裂缝开展机理第84-88页
    4.6 试验结果第88-95页
        4.6.1 面内位移第88-89页
        4.6.2 角隅效应第89-90页
        4.6.3 钢筋应变第90-93页
        4.6.4 荷载-挠度曲线第93-95页
    4.7 受拉薄膜效应分析第95-104页
        4.7.1 受拉薄膜效应机理验证第95-96页
        4.7.2 挠度特征值验证第96-97页
        4.7.3 计算模型验证第97页
        4.7.4 荷载挠度曲线预测第97-101页
        4.7.5 影响因素分析第101-104页
    4.8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5章 火灾下混凝土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与计算第105-135页
    5.1 引言第105页
    5.2 火灾试验板的受拉薄膜效应机理分析第105-115页
        5.2.1 单向板第105-106页
        5.2.2 连续板第106-109页
        5.2.3 双向板第109-115页
    5.3 火灾下板的受拉薄膜效应计算模型第115-122页
        5.3.1 混凝土板的高温效应第115-118页
        5.3.2 火灾下的板块平衡法第118-120页
        5.3.3 火灾下的机动法第120-122页
    5.4 火灾试验板的受拉薄膜效应计算分析第122-132页
        5.4.1 单向板第122-124页
        5.4.2 连续板第124-126页
        5.4.3 双向板第126-131页
        5.4.4 火灾下混凝土板受拉薄膜效应的计算方法讨论第131-132页
    5.5 基于受拉薄膜效应的抗火设计思路第132-133页
    5.6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结论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7页
附录A 大挠度下混凝土板的承载力计算模型第147-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52-155页
致谢第155-156页
个人简历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乙型肝炎病毒载体表达的APOBEC3C抗病毒作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烯基桥联反应多分离特性杂化整体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