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人大代表履职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1页 |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及意义 | 第6页 |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6-9页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9页 |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9-11页 |
| 第二章 人大代表履职概述 | 第11-19页 |
| 第一节 人大代表履职的内容和形式 | 第11-14页 |
| 一、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履职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 第11-13页 |
| 二、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履职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 第13-14页 |
| 第二节 我国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履职的比较 | 第14-17页 |
| 一、工作方式 | 第14-15页 |
| 二、职权行使 | 第15-16页 |
| 三、监督形式 | 第16-17页 |
| 第三节 我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总体情况 | 第17-19页 |
| 一、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17页 |
| 二、权力运作相对集中 | 第17-18页 |
| 三、相关制度不完善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无锡人大代表履职的问题与成因 | 第19-34页 |
| 第一节 无锡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 一、代表基本构成情况 | 第19-20页 |
| 二、代表参加代表活动情况 | 第20-21页 |
| 三、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 第21-22页 |
| 四、无锡市人大促进代表履职的做法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31页 |
| 一、代表结构不够合理 | 第23-24页 |
| 二、代表履职的意识不够强烈 | 第24-25页 |
| 三、代表职务能力亟待加强 | 第25-28页 |
| 四、对代表履职的监督不到位 | 第28-29页 |
| 五、代表履职的保障不够完善 | 第29-30页 |
| 六、对代表履职的认识存在误区 | 第30-31页 |
| 第三节 成因分析 | 第31-34页 |
| 一、观念滞后,降低了人大代表的法定威望 | 第31-32页 |
| 二、关系不顺,影响了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 | 第32-33页 |
| 三、机制缺失,制约了人大代表民主权力的实施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促进人大代表履职的对策研究 | 第34-48页 |
| 第一节 树立代表履职意识 | 第34-37页 |
| 一、强化法治观念 | 第34-35页 |
| 二、强化民主观念 | 第35-36页 |
| 三、强化代表观念 | 第36页 |
| 四、强化民本观念 | 第36-37页 |
| 第二节 改革代表结构 | 第37-39页 |
| 一、区域选举与界别选举相结合 | 第37页 |
| 二、选区划分与名额分配相结合 | 第37-38页 |
| 三、摸底调查与提名推荐相结合 | 第38-39页 |
| 四、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相结合 | 第39页 |
| 五、新老搭配与梯次配备相结合 | 第39页 |
| 第三节 提高代表素质 | 第39-41页 |
| 一、加强教育培训 | 第39-40页 |
| 二、搭建知政平台 | 第40-41页 |
| 三、开展述职评议 | 第41页 |
| 第四节 健全相关制度 | 第41-46页 |
| 一、完善选举制度 | 第42-43页 |
| 二、完善代表参加会议审议制度 | 第43-44页 |
| 三、完善代表知情知政制度 | 第44页 |
| 四、完善代表履职监督机制 | 第44-45页 |
| 五、完善代表履职保障制度 | 第45-46页 |
| 第五节 优化履职环境 | 第46-48页 |
| 一、加强代表履职的服务机构设置 | 第46页 |
| 二、加强代表参政议政的保障 | 第46-47页 |
| 三、加强人大工作的研究和宣传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调查问卷 | 第49-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