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碳排放问题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2.2 空间分析问题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 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21-23页 |
1.4.1 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1.4.2 研究可能取得的创新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及模型介绍 | 第23-32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2.1.1 均衡分析方法 | 第23页 |
2.1.2 基尼系数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2.1.3 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 | 第25页 |
2.1.4 多准则决策分析法 | 第25-26页 |
2.2 论文相关概念的阐释及定义 | 第26-27页 |
2.3 模型概述 | 第27-31页 |
2.3.1 空间权重矩阵 | 第27-28页 |
2.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第28-30页 |
2.3.3 多准则决策分析法 | 第30页 |
2.3.4 区位商分析法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源、碳汇核算及均衡分析 | 第32-53页 |
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 | 第32-33页 |
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源的核算 | 第33-41页 |
3.2.1 碳源的核算思路 | 第33-35页 |
3.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区碳源的核算 | 第35-41页 |
3.3 区域碳汇核算 | 第41-43页 |
3.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源、碳汇情况分析 | 第43-44页 |
3.5 区域碳排放均衡分析 | 第44-46页 |
3.6 区域碳排放不公平系数计算与分析 | 第46-53页 |
3.6.1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3.6.2 碳排放基尼系数和碳汇负担系数的构建 | 第47-48页 |
3.6.3 碳排放基尼系数和碳汇负担系数的计算与分析 | 第48-53页 |
第4章 基于ESDA的鄱阳湖经济区碳源碳汇公平性分析 | 第53-60页 |
4.1 鄱阳湖经济区碳源碳汇公平性的全局自相关分析 | 第53-55页 |
4.2 鄱阳湖经济区碳源碳汇公平性的局部自相关分析 | 第55-59页 |
4.2.1 Moran散点图 | 第55-57页 |
4.2.2 LISA分析 | 第57-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基于MCDA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研究 | 第60-75页 |
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现状概述 | 第60-61页 |
5.2 基于MCDA方法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分析研究 | 第61-75页 |
5.2.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MCDA分析 | 第61-67页 |
5.2.2 属性权重的确定 | 第67-68页 |
5.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的决策 | 第68-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