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航天器结构力学论文

航天器挠性附件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及其耦合动力学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缩语表第17-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4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9-20页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20-37页
        1.2.1 航天器附件结构形式概述第20-25页
        1.2.2 航天器部件结构动力学建模技术第25-28页
        1.2.3 结构动力学参数灵敏度分析技术第28-29页
        1.2.4 基于代理模型的结构动力学优化技术第29-33页
        1.2.5 带挠性结构的姿态轨道耦合动力学建模技术第33-37页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第37-41页
        1.3.1 研究思路第37-38页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38-41页
第二章 航天器部件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第41-65页
    2.1 引言第41页
    2.2 带蜂窝结构天线的力学性能分析第41-56页
        2.2.1 蜂窝结构力学性能分析第41-52页
        2.2.2 蜂窝结构等效模型的建立第52-54页
        2.2.3 带蜂窝结构天线动力学模型分析第54-56页
    2.3 环形桁架可展天线动力学分析第56-60页
        2.3.1 环形桁架可展天线动力学建模第56-59页
        2.3.2 环形桁架可展天线结构动力学分析第59-60页
    2.4 相似理论在环形桁架可展天线动力学中的应用第60-64页
        2.4.1 相似理论及其实现过程第60-61页
        2.4.2 相似方法理论分析第61-63页
        2.4.3 算例分析第63-64页
    2.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三章 环形桁架可展天线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及代理模型第65-88页
    3.1 引言第65页
    3.2 基于参数化建模的灵敏度分析方法第65-74页
        3.2.1 静力灵敏度分析方法第66-68页
        3.2.2 单元刚度矩阵对设计变量的求导第68-71页
        3.2.3 动力优化设计灵敏度分析方法第71-74页
    3.3 环形桁架可展天线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第74-78页
        3.3.1 参数 1——桁架高度第74-75页
        3.3.2 参数 2——横杆/竖杆的内外径第75-76页
        3.3.3 参数 3——天线口径第76-77页
        3.3.4 索网预应力对天线结构固有特性的影响第77-78页
    3.4 环形桁架可展天线结构动力学代理模型第78-86页
        3.4.1 试验设计方法第79-80页
        3.4.2 代理模型方法第80-84页
        3.4.3 代理模型结果分析及性能评价第84-86页
    3.5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四章 环形桁架可展天线结构优化算法第88-121页
    4.1 引言第88页
    4.2 优化算法分类第88-90页
        4.2.1 古典优化算法第89页
        4.2.2 启发式算法第89-90页
    4.3 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算法第90-105页
        4.3.1 基于代理模型的GA算法第91-96页
        4.3.2 基于代理模型的PSO算法第96-100页
        4.3.3 基于代理模型的QPSO算法第100-105页
    4.4 基于改进代理模型的优化方法第105-119页
        4.4.1 基于PRS的全局优化方法第105-107页
        4.4.2 基于RBF模型的全局优化方法第107-109页
        4.4.3 基于改进Kriging模型的全局优化方法第109-111页
        4.4.4 增量响应面算法第111-113页
        4.4.5 区域缩减的阙值方法第113-114页
        4.4.6 HAM算法(Hybrid Adaptive Meta-modeling)第114-116页
        4.4.7 MSGO算法(Multi-Surrogates Global Optimization)第116-118页
        4.4.8 仿真算例及结果对比分析第118-119页
    4.5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五章航天器姿态与挠性结构耦合动力学分析第121-143页
    5.1 引言第121页
    5.2 带挠性梁附件结构的姿态动力学模型第121-126页
    5.3 带复杂挠性附件结构的姿态动力学模型第126-128页
    5.4 基于挠性附件结构优化的姿态动力学耦合分析第128-135页
        5.4.1 考虑带蜂窝结构的体装式天线振动的姿态动力学分析第128-129页
        5.4.2 考虑太阳翼挠性的结构优化及与姿态耦合动力学第129-134页
        5.4.3 考虑环形桁架可展天线挠性的结构优化及与姿态耦合动力学 .. 116第134-135页
    5.5 附件结构机动时刚-柔耦合动力学机理分析第135-141页
        5.5.1 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135-139页
        5.5.2 模型验证分析第139-141页
    5.6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第六章 航天器姿态-轨道耦合仿真系统的设计第143-162页
    6.1 引言第143页
    6.2 航天器姿态-轨道耦合仿真系统设计方案第143-148页
        6.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144-147页
        6.2.2 系统软件设计第147-148页
    6.3 航天器姿态-轨道耦合仿真系统功能设计第148-160页
        6.3.1 系统功能设计第149-150页
        6.3.2 系统功能实现第150-158页
        6.3.3 数据接口设计第158-160页
    6.4 本章小结第160-16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62-166页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第162-164页
    7.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第164-166页
致谢第166-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81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81-183页
附录第183-186页
    附录A:约束非线性化问题的相关定义第183-184页
    附录B:模糊c-均值(fuzzy-c-mean, FCM)聚类方法第184-185页
    附录C:相关坐标系定义第185-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超声速飞行器机翼非线性颤振研究
下一篇:颗粒阻尼建模仿真及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