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合同法中的错误制度研究--由“意思自治”向“交易安全”复归趋势之探讨

内容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言:《民法通则》中的“错误”制度第8-22页
    一、选题意义第8-15页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第15-18页
    三、文献综述第18-21页
    四、文章结构第21-22页
第一章 错误制度的发展轨迹及演变趋势第22-73页
    第一节 罗马法中的错误第22-29页
        一、错误的归属领域第22-23页
        二、错误的特点第23-25页
        三、错误的类型第25-29页
    第二节 中世纪欧洲共同法中的错误第29-39页
        一、亚里士多德主义、托马斯主义与错误的哲学基础第30-33页
        二、注释法学派与错误第33-34页
        三、评注法学派与错误第34-35页
        四、后期经院学派与错误第35-37页
        五、自然法学派与错误第37-39页
    第三节 近代法典化时期错误制度的重构与立法第39-49页
        一、法国法中的错误制度第39-43页
        二、德国法中的错误制度第43-46页
        三、日本法中的错误制度第46-49页
    第四节 英美法系中的错误制度第49-61页
        一、英国法中的错误制度第49-58页
        二、美国法中的错误制度第58-61页
    第五节 关于错误制度的国际统一法草案第61-69页
        一、《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62-66页
        二、《欧洲合同法原则》第66-68页
        三、《欧洲私法的原则、定义和示范规则》第68-69页
    小结:错误制度的演变趋势——向“交易安全”的螺旋式复归第69-73页
第二章 可撤销错误的构成要件第73-123页
    第一节 合同已成立第73-87页
        一、“意思”与“表示”之冲突及意思表示的解释原则第74-78页
        二、因错误导致合同要素欠缺,合同不成立第78-80页
        三、因错误导致表示意识欠缺,合同仍可成立第80-82页
        四、依“错误的表示无害”原则,合同仍可成立第82-87页
    第二节 存在错误第87-110页
        一、错误的发生阶段第87-88页
        二、错误的基本类型第88-108页
        三、先合同告知义务与错误的排除第108-110页
    第三节 错误为重大第110-123页
        一、各国界定错误严重性的四种理论第110-115页
        二、我国民法或可采用的第五种理论:合同目的理论第115-123页
第三章 错误撤销的限制第123-149页
    第一节 概述第123-126页
        一、除斥期间第123-124页
        二、相对人与错误撤销权的关系第124-126页
    第二节 表意人有重大过失第126-137页
        一、各国或地区对表意人过失的态度第126-129页
        二、我国应采“重大过失说”之理由第129-133页
        三、如何判断存在“重大过失”第133-135页
        四、“重大过失说”的例外情况第135-137页
    第三节 错误风险应由表意人承担第137-147页
        一、“风险”与“重大过失”、“动机错误”、“自甘冒险”的区分第138-140页
        二、各国对于错误风险的处理方式第140-142页
        三、错误风险应由表意人承担的具体情况第142-147页
    第四节 其他因违反诚信、公序良俗而不得撤销的情形第147-149页
        一、发生错误的表意人放弃撤销权第147页
        二、错误表示内容比真实表示内容对表意人更为有利第147页
        三、相对人声明同意或已经按照错误者理解的含义履行合同第147-149页
第四章 错误的法律后果第149-184页
    第一节 合同的变更第149-154页
        一、合同变更先置原则第149-150页
        二、变更的性质、主体及效力第150-154页
    第二节 合同的撤销——返还财产第154-170页
        一、概述第154-155页
        二、返还财产请求权的性质第155-162页
        三、返还财产的范围第162-167页
        四、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7-170页
    第三节 合同的撤销——赔偿损失第170-184页
        一、错误损害赔偿责任不以过失为要件第171-174页
        二、错误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缔约过失责任?信赖责任?第174-181页
        三、错误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第181-184页
第五章 我国错误制度之解释与重构第184-197页
    第一节 错误制度的价值取向第184-188页
        一、我国现行错误立法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的问题第184-187页
        二、修正方向:向“交易安全”的适度迁移第187-188页
    第二节 错误制度的立法模式及其解释第188-195页
        一、以“错误”替代“重大误解”概念第188-190页
        二、对错误一般条款的理解与适用第190-193页
        三、对错误列举性规定的解释适用第193-195页
    第三节 错误损害赔偿责任的解释及适用第195-197页
        一、进行法律修订,使错误赔偿责任不以过失为要件第195-196页
        二、在损害赔偿问题上,将“相对人要件”纳入考虑范围第196-197页
参考文献第197-207页
案例索引第207-209页

论文共2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私法交错中的海关事务担保制度研究
下一篇:阿尔都塞激进政治话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