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云服务资源安全保护机制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4-29页
    1.1 云计算第14-22页
        1.1.1 云计算定义第15-17页
        1.1.2 云计算结构第17-20页
        1.1.3 计算模式比较第20-22页
    1.2 云服务安全问题第22-25页
        1.2.1 安全威胁与挑战第23-24页
        1.2.2 技术需求第24-25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25-26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26-29页
2 可信计算技术与访问控制方法相关研究第29-50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可信计算与远程证明第29-39页
        2.2.1 可信计算概述第29-35页
        2.2.2 远程证明机制第35-39页
    2.3 云服务资源访问控制方法第39-44页
        2.3.1 传统的访问控制方法第39-41页
        2.3.2 基于属性授权访问机制XACML第41-44页
    2.4 授权决策形式化推理第44-49页
        2.4.1 访问控制过程推理方法研究现状第44-45页
        2.4.2 基于描述逻辑的授权推理第45-49页
    2.5 小结第49-50页
3 云服务资源安全访问控制框架研究第50-61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可信云资源属性描述第50-54页
        3.2.1 云服务资源属性特征第50-51页
        3.2.2 层次化的服务资源属性第51-54页
    3.3 基于属性的云安全访问控制框架PBTCAC第54-60页
        3.3.1 基本思想第54-55页
        3.3.2 PBTCAC访问控制框架第55-57页
        3.3.3 服务资源访问流程第57-60页
    3.4 小结第60-61页
4 跨域服务资源远程信任验证方法研究第61-76页
    4.1 引言第61页
    4.2 基于属性协商的远程证明方法第61-70页
        4.2.1 属性协商的远程证明模型第61-63页
        4.2.2 基于环签名的消息签名方法第63-67页
        4.2.3 属性协商远程验证第67-70页
    4.3 性能分析与实验评估第70-75页
        4.3.1 安全性分析第70-71页
        4.3.2 性能对比与实验分析第71-75页
    4.4 小结第75-76页
5 基于本体的云服务资源访问控制策略描述第76-93页
    5.1 引言第76页
    5.2 相关理论概述第76-78页
        5.2.1 本体概念第76-77页
        5.2.2 本体描述语言第77-78页
    5.3 云服务资源访问控制本体模型第78-86页
        5.3.1 服务资源本体描述第79-82页
        5.3.2 授权动作与策略规则本体描述第82-83页
        5.3.3 基本元素间关系描述第83-86页
        5.3.4 约束与限制第86页
    5.4 扩展的XACML云服务资源本体描述第86-92页
        5.4.1 资源本体元数据第87-88页
        5.4.2 属性本体元数据第88-89页
        5.4.3 策略规则扩展描述第89-92页
    5.5 小结第92-93页
6 基于动态描述逻辑的细粒度规则推理第93-121页
    6.1 引言第93页
    6.2 问题描述第93-94页
        6.2.1 资源授权推理第94页
        6.2.2 规则冲突检测第94页
    6.3 基于DDL的资源描述与授权推理第94-104页
        6.3.1 资源授权DDL第94-97页
        6.3.2 基于属性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模型第97-101页
        6.3.3 本体模型到描述逻辑第101-102页
        6.3.4 基于本体模型的描述逻辑推理方法第102-104页
    6.4 授权规则冲突检测第104-115页
        6.4.1 概念继承层次冲突检测第104-110页
        6.4.2 传递授权动作冲突检测第110-113页
        6.4.3 基于DDL的问题推理第113-115页
    6.5 性能分析与评估第115-120页
        6.5.1 实验环境构建第115-116页
        6.5.2 性能评估第116-120页
    6.6 小结第120-121页
7 基于时序动态描述逻辑的属性信任协商第121-136页
    7.1 引言第121页
    7.2 属性信任协商存在问题第121-122页
        7.2.1 协商过程可达性第121页
        7.2.2 属性协商循环依赖第121-122页
    7.3 基于时态描述逻辑的协商模型第122-129页
        7.3.1 属性协商动态逻辑描述第122-123页
        7.3.2 基于时序动态描述逻辑的信任协商第123-126页
        7.3.3 协商场景与推理问题第126-129页
    7.4 基于Tableau方法的协商过程可满足性验证第129-135页
        7.4.1 授权动作到有限状态自动机第129-130页
        7.4.2 协商过程Tableau判定算法第130-134页
        7.4.3 算法性质第134-135页
    7.5 小结第135-136页
8 总结与展望第136-139页
    8.1 研究工作总结第136-137页
    8.2 下一步工作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强扰动作用于边界层的PIV实验研究
下一篇:不同光照处理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及氮化物的高光谱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