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病理学论文--病理生理学论文

Heterotypic cell-in-cell结构在炎症、癌症以及病毒感染与传播中相关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中英文对照和缩略词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4页
    1.1. Cell-in-cell 结构的研究第13-18页
        1.1.1 Cell-in-cell 现象的发现和历史第13-14页
        1.1.2 cell-in-cell 的分类第14-15页
        1.1.3 cell-in-cell 的生物学意义第15-18页
    1.2. Heterotypic cell-in-cell 与炎症、癌症第18-25页
        1.2.2 Heterotypic cell-in-cell 与炎症第19-23页
        1.2.3 Heterotypic cell-in-cell 与癌症第23-25页
    1.3. Heterotypic cell-in-cell 与染色体不稳定性第25-27页
        1.3.1 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定义与特征第25-26页
        1.3.2 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形成原因第26-27页
    1.4. Heterotypic cell-in-cell 与病毒感染及传播第27-32页
        1.4.1 裸病毒(cell free)感染第28-30页
        1.4.2 细胞接触(cell to cell)感染第30-32页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第32-34页
        1.5.1 目的意义第32-33页
        1.5.2 研究内容第33-34页
第二章 体外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结构的研究第34-58页
    2.1. 前言第34-3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6-41页
        2.2.1 实验材料第36-37页
        2.2.2 Heterotypic cell-in-cell 反应体系的建立第37页
        2.2.3 Heterotypic cell-in-cell Index 的统计第37页
        2.2.4 Giemsa 染色方法第37-38页
        2.2.5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的获得与富集第38页
        2.2.6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结构中多核细胞的统计第38页
        2.2.7 荧光原位杂交第38-39页
        2.2.8 流式细胞仪检测 DNA 含量第39-40页
        2.2.9 透射电镜标本制备第40页
        2.2.10 活细胞工作站观察及追踪 heterotypic cell-in-cell第40-41页
        2.2.11 小鼠脾脏 LAK 细胞的分离第41页
        2.2.12 Transwell 的方法检测细胞的迁移率第4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1-56页
        2.3.1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的形态学及动力学特征第41-44页
        2.3.2 Heterotypic cell-in-cell 普遍存在于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第44-47页
        2.3.3 Heterotypic cell-in-cell 可形成于淋巴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第47-49页
        2.3.4 Heterotypic cell-in-cell 可形成于不同肿瘤细胞之间第49-50页
        2.3.5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结构中的效应细胞的命运具有多样性第50-53页
        2.3.6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结构中的宿主细胞的命运具有多样性第53页
        2.3.7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结构中的宿主细胞大部分是多核细胞第53-56页
        2.3.8 Heterotypic cell-in-cell 可导致细胞融合的发生第56页
    2.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三章 体内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结构与炎症、癌症相关机制的研究第58-72页
    3.1. 前言第58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3.2.1 实验材料第58页
        3.2.2 小鼠 ConA 诱导肝损伤模型的建立第58-59页
        3.2.3 小鼠 PolyI:C 诱导肝损伤模型的建立第59页
        3.2.4 GVHD 老鼠模型的建立第59页
        3.2.5 组织标本的处理及 HE 染色第59-60页
        3.2.6 透射电镜标本的制作第60页
        3.2.7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的统计第6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0-71页
        3.3.1 临床肝炎、肾炎标本中普遍存在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结构第60-62页
        3.3.2 炎症的诱发提高了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结构的发生第62-63页
        3.3.3 药物诱导转基因鼠肝损伤可见更多的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结构第63-66页
        3.3.4 GVHD 小鼠的肝脏、皮肤、大肠及小肠组织中普遍存在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结构第66-67页
        3.3.5 癌症患者的标本中普遍存在 heterotypic cell-in-cell 结构第67-71页
    3.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Heterotypic cell-in-cell 是介导病毒感染非易感细胞的途径之一第72-101页
    4.1. 前言第72-74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74-80页
        4.2.1 实验材料第74-75页
        4.2.2 细胞培养方法第75-76页
        4.2.3 组织标本处理及 HE 染色第76页
        4.2.4 免疫组化第76页
        4.2.5 细胞钻入实验第76页
        4.2.6 In cell infection CNE-2 细胞的建立第76-77页
        4.2.7 免疫荧光第77页
        4.2.8 Western Blot第77-78页
        4.2.9 RT-PCR第78-79页
        4.2.10 病毒的获得第79-80页
        4.2.11 病毒拷贝数的检测第80页
        4.2.12 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率第80页
        4.2.13 透射电镜标本的制作第8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0-97页
        4.3.1 艾滋病感染者肠道部位和鼻咽癌患者的鼻咽部位普遍存在heterotypic cell-in-cell 结构第80-82页
        4.3.2 EBV 阳性的 Akata 细胞更易与上皮细胞形成 heterotypic cell-in-cell结构第82-83页
        4.3.3 Akata 细胞可钻入 CNE-2 细胞并将 EBV 病毒携带进入 CNE-2 细胞第83-85页
        4.3.4 Heterotypic cell-in-cell 可有效介导 CNE-2 细胞感染 EBV 病毒第85-88页
        4.3.5 PI3K/AKT 和 1/2 ERK/MAPK 信号通路参与胞内病毒的活化及包装第88-90页
        4.3.6 药物抑制 AKT 的磷酸化或 ERK 的磷酸化均可以有效抑制胞内病毒的活化第90-92页
        4.3.7 In cell infection 得到的 CNE-2 可包装病毒进而感染易感和非易感细胞第92-95页
        4.3.8 Heterotypic cell-in-cell 介导的感染方式也是 HIV 的感染途径之一第95-97页
    4.4 本章小结第97-101页
结论与展望第101-105页
    结论第101-103页
    创新性成果第103-104页
    展望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附件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牛亚科ATPase复合体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及大额牛与婆罗门牛种间杂交的亲子鉴定
下一篇:NDRG2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