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借鉴名义账户思路的探索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9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内研究情况第10-13页
        1.2.2 国外研究情况第13-14页
    1.3 研究的目的、框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14-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3.2 思路及内容框架第15-16页
        1.3.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4 创新与不足第17页
    1.4 相关概念阐述第17-19页
        1.4.1 农民工第17-18页
        1.4.2 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第18页
        1.4.3 社会养老保险第18-19页
第二章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概况第19-30页
    2.1 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第19-20页
    2.2 目前我国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第20-21页
        2.2.1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不高第20-21页
        2.2.2 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不高第21页
    2.3 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及比较第21-27页
        2.3.1 北京地区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第21-22页
        2.3.2 上海地区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第22-23页
        2.3.3 深圳地区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第23-25页
        2.3.4 重庆地区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第25-26页
        2.3.5 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的综合评价第26-27页
    2.4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和制度设计的关键第27-30页
        2.4.1 没有统一的适合其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第27-28页
        2.4.2 农民工参保意识不强第28-29页
        2.4.3 政府没有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担起应有的责任第29页
        2.4.4 各地政府间的责任分担不合理第29-30页
第三章 名义账户的理论和实践第30-43页
    3.1 名义账户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根源第30-34页
        3.1.1 法国积分制第30-31页
        3.1.2 “现金余额”制第31-32页
        3.1.3 Buchanan“社会保障券”的设想第32-33页
        3.1.4 BKS 模型第33-34页
    3.2 瑞典等欧亚国家名义账户制的实践操作第34-39页
        3.2.1 瑞典名义账户制度的改革第34-36页
        3.2.2 波兰名义账户制度的改革第36-37页
        3.2.3 蒙古名义账户制度的改革第37-38页
        3.2.4 拉脱维亚名义账户制度的改革第38页
        3.2.5 意大利名义账户制度的改革第38-39页
    3.3 名义账户的优势及其对本文的借鉴第39-40页
        3.3.1 较好的缓解“转型成本”第39页
        3.3.2 更具激励功效第39-40页
        3.3.3 便携性强第40页
        3.3.4 透明度高第40页
        3.3.5 适合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国家第40页
    3.4 名义账户的局限性第40-41页
        3.4.1 再分配能力弱第40-41页
        3.4.2 不利于弱势群体第41页
    3.5 有关名义账户模式的争议第41-43页
第四章 将名义账户思路引入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第43-48页
    4.1 为农民工建立“记账式”个人账户养老保险模式的必要性第43-45页
        4.1.1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第43-44页
        4.1.2 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的问题第44页
        4.1.3 适合农民工的特点,有利于保护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第44页
        4.1.4 切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第44-45页
    4.2 为农民工建立“记账式”个人账户养老保险模式的可行性第45-48页
        4.2.1 农民工养老保险无“负担”第45-46页
        4.2.2 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第46页
        4.2.3 政府有为农民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意愿和能力第46-47页
        4.2.4 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逐步增强第47-48页
第五章 农民工“记账式”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第48-59页
    5.1 制度设计总体思路第48-49页
    5.2 “记账式”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具体设计思路第49-55页
        5.2.1 覆盖范围及统筹层次第49页
        5.2.2 筹资模式第49-50页
        5.2.3 缴费基数和缴费率第50-52页
        5.2.4 养老金待遇给付第52-54页
        5.2.5 基金的管理运用第54-55页
    5.3 针对“记账式”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相应的配套措施第55-59页
        5.3.1 建立全国性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农民工养老保险信息各地共享第55页
        5.3.2 设置最低养老金保障制度第55-56页
        5.3.3 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建立相应奖惩制度第56页
        5.3.4 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农民工的参保意识和维权意识第56-57页
        5.3.5 建立专门机构管理农民工养老基金保证农民工养老待遇第57-59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研究--以“武冷”公司为例
下一篇:天津市宝坻区打造京津同城发展桥头堡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