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0-11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1 市场营销有关理论 | 第13-14页 |
2.1.1 STP 理论 | 第13页 |
2.1.2 4Ps 理论 | 第13-14页 |
2.2 相关分析工具 | 第14-16页 |
2.2.1 PEST 分析理论 | 第14页 |
2.2.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第14-15页 |
2.2.3 SWOT 分析理论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我国加油站非油业务概况 | 第16-26页 |
3.1 加油站非油业务的界定 | 第16-18页 |
3.2 我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营销现状 | 第18-23页 |
3.2.1 我国加油站非油业务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3.2.2 中石油中石化非油业务营销现状对比 | 第19-23页 |
3.3 我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营销发展空间 | 第23-24页 |
3.4 我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国外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营销经验 | 第26-33页 |
4.1 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发展历史 | 第26-27页 |
4.2 国外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营销现状 | 第27-31页 |
4.2.1 美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营销现状 | 第27-30页 |
4.2.2 欧洲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营销现状 | 第30-31页 |
4.2.3 日本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营销现状 | 第31页 |
4.3 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31-33页 |
第五章 我国加油站开展非油品业务的营销环境分析 | 第33-42页 |
5.1 PEST 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 第33-36页 |
5.1.1 政治法律环境 | 第33-34页 |
5.1.2 经济环境 | 第34-35页 |
5.1.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35页 |
5.1.4 技术环境 | 第35-36页 |
5.2 波特五力模型(行业环境分析) | 第36-38页 |
5.2.1 现有加油站便利店之间竞争 | 第36-37页 |
5.2.2 潜在进入者 | 第37-38页 |
5.2.3 替代品 | 第38页 |
5.2.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38页 |
5.2.5 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38页 |
5.3 SWOT 分析 | 第38-42页 |
5.3.1 优势(Strength) | 第39页 |
5.3.2 劣势(Weakness) | 第39-40页 |
5.3.3 机会(Opportunity) | 第40页 |
5.3.4 威胁(Threat) | 第40-42页 |
第六章 我国加油站开展非油品业务的营销策略 | 第42-48页 |
6.1 市场细分 | 第42页 |
6.2 营销策略 | 第42-48页 |
6.2.1 产品策略 | 第42-44页 |
6.2.2 定价策略 | 第44-45页 |
6.2.3 分销策略 | 第45-46页 |
6.2.4 促销策略 | 第46-4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