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7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篇章结构 | 第17-20页 |
第2章 我国户籍制度下的社会公共资源配置 | 第20-31页 |
2.1 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 | 第20-26页 |
2.1.1 社会公共资源概念 | 第20-23页 |
2.1.2 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 | 第23-26页 |
2.2 户籍制度与社会公共资源配置 | 第26-31页 |
2.2.1 户籍制度 | 第26页 |
2.2.2 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社会公共资源配置 | 第26-27页 |
2.2.3 以户籍人口为基础配置社会公共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1页 |
第3章 以常住人口为基础配置社会公共资源 | 第31-39页 |
3.1 以常住人口为基础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必要性 | 第31-34页 |
3.1.1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 第31-32页 |
3.1.2 有利于区域在外来人口的政策角逐中取得主动权 | 第32-33页 |
3.1.3 是解决人口与资源之间矛盾的客观要求 | 第33-34页 |
3.2 以常住人口为基础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可行性 | 第34-37页 |
3.2.1 通过改革户籍制度重新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 第34-35页 |
3.2.2 我国统计制度能够支撑年度常住人口数据的获取 | 第35-36页 |
3.2.3 我国已有部分省市试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 第36-37页 |
3.3 以常住人口为基础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改革探索 | 第37-39页 |
第4章 以常住人口为基础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思路与对策 | 第39-48页 |
4.1 以常住人口为基础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思路 | 第39-42页 |
4.1.1 以常住人口为基数,建立健全我国的统计评估体系 | 第39-40页 |
4.1.2 合理划分配置范围 | 第40-41页 |
4.1.3 协调人地关系 | 第41-42页 |
4.1.4 先试行再推广 | 第42页 |
4.2 以常住人口为基础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对策 | 第42-48页 |
4.2.1 强化人口调查,科学推算常住人口总量 | 第42-44页 |
4.2.2 积极推动各级政府以常住人口为基础,重新配置社会公共资源 | 第44页 |
4.2.3 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注重人口规划的基础性作用 | 第44-45页 |
4.2.4 改革公共服务体制,逐步将外来常住入口纳入公共财政的服务对象范围 | 第45-46页 |
4.2.5 积极构建区域间的合作机制,妥善处理好超出辖区域范围的公共服务供需问题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