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1 云计算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桌面虚拟化当前现状 | 第12-13页 |
1.1.3 OpenStack 云计算平台的发展 | 第13-15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15-22页 |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2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3 本文研究涉及内容 | 第22-23页 |
1.4 论文结构内容安排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虚拟化技术概述 | 第25-38页 |
2.1 虚拟化相关技术基本概念 | 第25-29页 |
2.1.1 虚拟化技术的分类 | 第26-28页 |
2.1.2 桌面虚拟化技术 | 第28-29页 |
2.2 KVM 技术及其原理 | 第29-34页 |
2.2.1 KVM 的历史 | 第30页 |
2.2.2 KVM 架构原理 | 第30-31页 |
2.2.3 KVM 虚拟化原理 | 第31-33页 |
2.2.4 QEMU/KVM 虚拟化实现 | 第33-34页 |
2.3 Libvirt 虚拟机管理工具 | 第34-37页 |
2.3.1 Libvirt 架构原理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OpenStack 技术与架构剖析 | 第38-68页 |
3.1 OpenStack 整体架构剖析 | 第38-41页 |
3.1.1 OpenStack 基础架构 | 第38-40页 |
3.1.2 OpenStack 逻辑架构剖析 | 第40-41页 |
3.2 OpenStack Compute 架构剖析 | 第41-51页 |
3.2.1 Nova 简介 | 第41-42页 |
3.2.2 Nova 架构剖析 | 第42-44页 |
3.2.3 Nova 运行架构 | 第44-46页 |
3.2.4 Nova 部署架构 | 第46-48页 |
3.2.5 Nova 消息队列 | 第48-51页 |
3.3 OpenStack Image 架构剖析 | 第51-56页 |
3.3.1 Glance 简介 | 第51-52页 |
3.3.2 Glance 逻辑架构 | 第52-53页 |
3.3.3 镜像数据模型 | 第53-56页 |
3.4 虚拟机创建流程剖析 | 第56-67页 |
3.4.1 计算服务支持 | 第56-58页 |
3.4.2 虚拟机实例模型 | 第58-60页 |
3.4.3 虚拟机实例创建流程 | 第60-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桌面云服务端架构设计与实现 | 第68-83页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第68-73页 |
4.1.1 利用 OpenStack 实现桌面虚拟化服务端 | 第69-70页 |
4.1.2 基于 OpenStack 的桌面虚拟化模块与架构设计 | 第70-73页 |
4.2 虚拟桌面云管理器实现 | 第73-80页 |
4.2.1 调用代理模块实现 | 第74-75页 |
4.2.2 预调度模块的实现 | 第75-76页 |
4.2.3 预调度模块的负载均衡 | 第76-78页 |
4.2.4 用户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78-79页 |
4.2.5 虚拟桌面管理模块实现 | 第79-80页 |
4.3 虚拟桌面交付流程 | 第80-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系统搭建与运行性能测试 | 第83-92页 |
5.1 虚拟桌面云服务端系统搭建 | 第83-86页 |
5.1.1 系统物理环境介绍 | 第83页 |
5.1.2 OpenStack 集群搭建 | 第83-86页 |
5.2 系统运行效果 | 第86-89页 |
5.3 系统运行性能测试 | 第89-91页 |
5.3.1 系统响应时间对比 | 第89-90页 |
5.3.2 系统负载对比 | 第90-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附件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