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配水工程论文--水锤论文

输配水管线水锤数值模拟与防护措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5页
    1.2 水锤现象概述第15-17页
        1.2.1 水锤的成因第15-16页
        1.2.2 水锤的分类第16页
        1.2.3 水锤的影响第16-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1.3.1 水锤基本理论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2 水锤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3 水锤防护技术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4 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1.4.1 研究的目的第21页
        1.4.2 研究的意义第21-22页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2-23页
2 水锤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第23-45页
    2.1 水锤波的传播第23-27页
        2.1.1 水锤波速公式第23-25页
        2.1.2 水锤波的反射和传输第25-26页
        2.1.3 水锤波的叠加和干涉第26-27页
    2.2 水锤基本微分方程第27-30页
        2.2.1 连续性方程第27-29页
        2.2.2 运动方程第29-30页
    2.3 特征线法第30-34页
        2.3.1 基于特征线法的求解步骤第30-34页
        2.3.2 管线分段及网格划分第34页
    2.4 基本边界条件第34-44页
    2.5 小结第44-45页
3 HAMMER 水锤分析软件及其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第45-57页
    3.1 HAMMER 软件简介第45-48页
        3.1.1 HAMMER 软件的优势第46-47页
        3.1.2 HAMMER 软件可以解决的问题第47页
        3.1.3 HAMMER 软件的建模功能第47-48页
    3.2 HAMMER 软件建模技术路线第48-50页
        3.2.1 建模数据来源第48-49页
        3.2.2 建模数据属性第49页
        3.2.3 水锤计算模型建立流程第49-50页
    3.3 水锤中试装置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第50-55页
        3.3.1 基于 HAMMER 软件水锤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3.3.2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第51-53页
        3.3.3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比较分析第53-55页
    3.4 小结第55-57页
4 水锤影响因素分析与水锤风险评估第57-71页
    4.1 简单管路水锤计算分析第57-62页
        4.1.1 简单管路拓扑结构第57页
        4.1.2 响应曲面法与设计第57-59页
        4.1.3 结果与讨论第59-62页
    4.2 水锤风险评估第62-68页
        4.2.1 风险矩阵第63-65页
        4.2.2 实例应用第65-68页
    4.3 小结第68-71页
5 高扬程加压供水管线水锤防护数值模拟研究第71-97页
    5.1 工程概况第71页
    5.2 建立水锤计算模型第71-72页
    5.3 稳态计算结果第72-73页
    5.4 无防护停泵水锤分析第73-74页
    5.5 缓闭蝶阀与空气阀联用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第74-79页
        5.5.1 进排气复合阀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第74-77页
        5.5.2 两阶段关闭蝶阀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第77-78页
        5.5.3 两阶段关闭蝶阀与空气阀联用第78-79页
    5.6 增加水泵转动惯量对水锤的影响第79-80页
    5.7 调压塔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第80-85页
        5.7.1 单向调压塔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第80-84页
        5.7.2 双向调压塔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第84-85页
    5.8 空气罐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第85-89页
    5.9 沿线节点出流量对水锤的影响第89-91页
        5.9.1 节点不同出流量对水锤的影响第89-90页
        5.9.2 不同出流节点对水锤的影响第90-91页
    5.10 多级止回阀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第91-94页
        5.10.1 二级止回阀水锤防护计算第91-93页
        5.10.2 三级止回阀水锤防护计算第93-94页
        5.10.3 二级止回阀与其它防护措施联用第94页
    5.11 小结第94-97页
6 长距离重力流输水管线水锤防护数值模拟研究第97-111页
    6.1 工程概况第97页
    6.2 建立水锤计算模型第97-98页
    6.3 稳态计算结果第98页
    6.4 无防护关阀水锤分析第98-100页
    6.5 空气阀水锤防护计算第100-102页
        6.5.1 空气阀的选型及布置第100-101页
        6.5.2 注气微排阀水锤防护效果第101-102页
    6.6 空气阀与水击阀联用水锤防护计算第102-105页
        6.6.1 水击阀最优直径选择第102-104页
        6.6.2 水击阀位置选择第104-105页
    6.7 其它工况下水锤校核第105-108页
        6.7.1 不同流量下关阀水锤校核第105页
        6.7.2 不同流量下开阀水锤校核第105-107页
        6.7.3 管线初次充水时空气阀设置第107-108页
        6.7.4 管线排水时空气阀设置第108页
        6.7.5 管线正常运行时空气阀设置第108页
    6.8 小结第108-111页
7 供水管网水锤数值模拟第111-123页
    7.1 供水管网概况第111-113页
    7.3 数值模拟与分析第113-120页
        7.3.1 稳态计算与分析第113-114页
        7.3.2 停泵水锤计算与分析第114-115页
        7.3.3 变频调速供水水锤计算与分析第115-117页
        7.3.4 关阀水锤计算与分析第117-119页
        7.3.5 节点流量变化时水锤计算与分析第119-120页
    7.4 最不利工况水锤防护计算与分析第120页
    7.5 小结第120-123页
8 结论和建议第123-125页
    8.1 结论第123-124页
    8.2 建议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3页
附录第133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3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第133页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乡游憩型绿道体系构建--以金华市为例
下一篇:基于CSA模式的田园社区景观格局构建研究--以舞钢市三里河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