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童养媳形象的历史考证 | 第8-9页 |
1.2 “童养媳”的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1.3 研究现状综述以及文章思路 | 第11-14页 |
2 童养媳形象的历史嬗变 | 第14-27页 |
2.1 古代文学中的童养媳 | 第14-17页 |
2.2 现代文学中的童养媳 | 第17-21页 |
2.3 当代文学中的童养媳 | 第21-27页 |
3 童养媳形象的类型特征 | 第27-41页 |
3.1 愚昧孱弱型 | 第28-33页 |
3.2 天真遭罪型 | 第33-36页 |
3.3 受难反抗型 | 第36-41页 |
4 童养媳形象的叙事特色 | 第41-60页 |
4.1 “三重偏失”的叙事伦理 | 第41-44页 |
4.2 “性别维度”的叙事视角 | 第44-51页 |
4.3 “男性缺席”的叙事模式 | 第51-60页 |
5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