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以我国《侵权责任法》第47条为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概述第11-14页
    1.1 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起源第11-12页
    1.2 惩罚性赔偿的概念第12-14页
第二章 评析美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第14-20页
    2.1 美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简介第14-18页
        2.1.1 美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第14-15页
        2.1.2 美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第15-17页
        2.1.3 美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中的赔偿主体第17页
        2.1.4 美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中的归责原则第17-18页
    2.2 美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争议第18-20页
        2.2.1 反对说第18-19页
        2.2.2 赞同说第19-20页
第三章 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评价第20-27页
    3.1 我国现有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第20-21页
        3.1.1 适用于缺陷产品第20-21页
        3.1.2 侵权人主观上具有故意第21页
        3.1.3 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事实第21页
    3.2 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争议第21-23页
        3.2.1 反对说第22页
        3.2.2 赞同说第22-23页
    3.3 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不足第23-27页
        3.3.1 主观要件过于狭窄第23-24页
        3.3.2 客观要件过于严格第24页
        3.3.3 惩罚性赔偿金额规定模糊第24-25页
        3.3.4 责任主体范围过于狭窄第25页
        3.3.5 归责原则过于单一第25-27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议第27-33页
    4.1 扩大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主观范围第27-28页
    4.2 解除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对损害后果的限制第28-29页
    4.3 明确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数额第29-31页
    4.4 扩大责任主体范围第31页
    4.5 归责原则增加过错推定原则第31-33页
结论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被害人承诺
下一篇:乡镇党政正职绩效考核研究--以新疆托里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