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1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3-22页 |
2.1 实验材料及器械 | 第13-15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3-14页 |
2.1.3 实验器材 | 第14页 |
2.1.4 其它仪器及设备 | 第14-1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5-21页 |
2.2.1 兔VX2肝肿瘤传代 | 第15页 |
2.2.2 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5页 |
2.2.3 瘤兔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介入治疗技术及步骤 | 第15-17页 |
2.2.4 动物分组及用药方法 | 第17页 |
2.2.5 实验动物术前、术后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7-21页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21-22页 |
3 结果 | 第22-36页 |
3.1 兔VX2肝肿瘤成模及介入插管治疗情况 | 第22页 |
3.1.1 接种情况 | 第22页 |
3.1.2 动脉灌注 | 第22页 |
3.2 实验动物各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变化 | 第22-27页 |
3.2.1 CT平扫、增强检查表现 | 第22-23页 |
3.2.2 CT扫描不同时期各组肿瘤体积及生长速率的变化 | 第23-26页 |
3.2.3 MRI检查 | 第26-27页 |
3.3 各组肿瘤大体标本变化 | 第27-28页 |
3.4 各组实验动物组织学变化 | 第28-31页 |
3.4.1 普鲁士兰、HE染色 | 第28-29页 |
3.4.2 肿瘤区MVD的表达 | 第29-30页 |
3.4.3 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及凋亡指数 | 第30-31页 |
3.5 14天后各组部分实验动物肝内药物浓度变化 | 第31-33页 |
3.6 观察各组术后14天内毒副反应情况 | 第33-34页 |
3.7 各组剩余瘤兔生存期观察情况 | 第34-36页 |
4 讨论 | 第36-41页 |
4.1 总结实验情况及经验 | 第36-37页 |
4.1.1 实验总结 | 第36页 |
4.1.2 实验相关问题 | 第36页 |
4.1.3 实验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一些实验操作经验及注意事项 | 第36-37页 |
4.2 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相关发展 | 第37-39页 |
4.3 SPIO栓塞系统的优越性 | 第39页 |
4.4 展望 | 第39-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综述 | 第45-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