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8块沙三上亚段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29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6页 |
1.2.1 三角洲前缘定义及沉积微相特征 | 第8-11页 |
1.2.2 三角洲地下储层构型研究 | 第11-13页 |
1.2.3 分流河道构型研究 | 第13-16页 |
1.3 研究区概况 | 第16-25页 |
1.3.1 油藏地质概况 | 第16-23页 |
1.3.2 开发简况 | 第23-25页 |
1.3.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5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6页 |
1.5 论文研究工作量 | 第26-27页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7-29页 |
第2章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第29-42页 |
2.1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分析 | 第29-34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29-30页 |
2.1.2 单井基准面旋回识别 | 第30-32页 |
2.1.3 剖面基准面旋回识别 | 第32-34页 |
2.3 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 | 第34-37页 |
2.3.1 地层划分方案 | 第34页 |
2.3.2 层序地层对比方法 | 第34-37页 |
2.4 主力砂组地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 第37-42页 |
2.4.1 精细地层对比程序 | 第37-38页 |
2.4.2 精细地层格架分布特征 | 第38-42页 |
第3章 构型单元类型及特征 | 第42-57页 |
3.1 沉积背景与相标志 | 第42-46页 |
3.1.1 沉积背景 | 第42-43页 |
3.1.2 相标志 | 第43-46页 |
3.2 储层构型单元类型及构成样式 | 第46-57页 |
3.2.1 构型单元分级 | 第46页 |
3.2.2 不同级别构型单元特征 | 第46-57页 |
第4章 五级-四级储层构型展布特征研究 | 第57-81页 |
4.1 五级储层构型展布特征研究 | 第57-65页 |
4.1.1 五级储层构型解剖思路与方法 | 第57-59页 |
4.1.2 五级五级构型单元(微相)分布规律 | 第59-65页 |
4.2 四级构型单元(微相)分布规律 | 第65-81页 |
4.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66-71页 |
4.2.2 四级构型特征及分布规律 | 第71-73页 |
4.2.3 单一水下分流河道构型解剖分析 | 第73-81页 |
第5章 结论及认识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