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车载实时嵌入式加油量检测装置的关键方法和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加油量检测的意义第12-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3 研究目标和论文组织结构第15-20页
        1.3.1 研究目标第15-17页
        1.3.2 论文组织结构第17-20页
第二章 油量测量装置相关技术第20-26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直接测量第20-22页
    2.3 间接测量第22-25页
    2.4 流量检测仪器的选择第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实时嵌入式加油量信息采集装置的误差校正方法研究第26-46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涡轮流量计误差补偿算法第26-37页
        3.2.1 涡轮流量计误差原因分析第26-29页
        3.2.2 现有误差修正方法分析第29-30页
        3.2.3 二次拟合误差修正方案第30-31页
        3.2.4 修正结果及自适应误差修正第31-37页
    3.3 超声波流量计误差补偿算法第37-44页
        3.3.1 超声波流量计误差原因分析第37-41页
        3.3.2 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误差补偿第41-43页
        3.3.3 管段式超声波流量计动态修正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实时嵌入式加油量信息采集装置的硬件设计第46-64页
    4.1 引言第46-47页
    4.2 涡轮油量信息采集装置硬件研发第47-55页
        4.2.1 涡轮加油量信息采集装置的结构设计第47-48页
        4.2.2 硬件结构框架第48-49页
        4.2.3 控制模块第49-50页
        4.2.4 流量测量第50-51页
        4.2.5 唤醒模块第51-52页
        4.2.6 加油管封闭第52-53页
        4.2.7 继电器驱动电路第53页
        4.2.8 油位检测第53-54页
        4.2.9 数据传输第54-55页
        4.2.10 电源第55页
    4.3 超声波加油量信息采集装置的硬件研发第55-59页
        4.3.1 超声波机油量信息采集装置的结构设计第55-57页
        4.3.2 硬件结构框架第57页
        4.3.3 控制模块第57-58页
        4.3.4 唤醒模块第58页
        4.3.5 时间数字转换器第58-59页
        4.3.6 换能器第59页
    4.4 超声波流量计的满管问题研究第59-60页
    4.5 超声波加油量信息采集装置的防盗设计第60-61页
    4.6 实时嵌入式加油量信息采集装置的安全性问题研究第61-62页
    4.7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实时嵌入式加油量信息采集装置的软件设计第64-70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涡轮加油量信息采集装置的软件设计第64-67页
        5.2.1 主程序流程第65-66页
        5.2.2 中断子程序第66-67页
    5.3 超声波加油量信息采集装置的软件设计第67-68页
        5.3.1 主程序流程第67-68页
        5.3.2 中断子程序第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车载处理终端与数据传输安全性问题研究第70-86页
    6.1 引言第70页
    6.2 数据传输安全性第70-80页
        6.2.1 几种常用的数据加密方法第70-73页
        6.2.2 MD5算法的碰撞问题第73-74页
        6.2.3 解决MD5算法碰撞问题的方法第74-79页
        6.2.4 仿真与实验第79-80页
    6.3 车载处理终端的硬件平台第80-81页
        6.3.1 ARM11嵌入式开发平台第80-81页
        6.3.2 GPS模块第81页
        6.3.3 蓝牙模块第81页
    6.4 应用程序设计第81-85页
        6.4.1 加油量信息的处理和加密第82-83页
        6.4.2 GPS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加密第83-85页
    6.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致谢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第94-96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工作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再制造零件表面积碳的熔盐清洗研究及工艺优化
下一篇:六钛酸钾晶须及多维增强环保刹车片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