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PPP模式运用于保障房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保障房概念 | 第16-17页 |
2.1.2 PPP模式概念 | 第17-18页 |
2.2 主要理论 | 第18-21页 |
2.2.1 社会保障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9页 |
2.2.3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9-20页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运用PPP模式建造保障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1-29页 |
3.1 以PPP模式建造保障房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24页 |
3.1.1 现有保障房融资模式的不足 | 第21-23页 |
3.1.2 节约政府资源 | 第23页 |
3.1.3 提高建设效率转变政府职能 | 第23-24页 |
3.1.4 分散风险 | 第24页 |
3.2 私人机构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8页 |
3.2.1 充裕的民间资本 | 第24-25页 |
3.2.2 政府的政策支持 | 第25-26页 |
3.2.3 良好的运作基础 | 第26-27页 |
3.2.4 相对稳定的利润率 | 第27-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运用PPP模式建造保障房的运作模式 | 第29-43页 |
4.1 保障房PPP模式概述 | 第29-37页 |
4.1.1 保障房PPP模式的组织结构 | 第29-30页 |
4.1.2 保障房PPP模式的参与主体及其职能 | 第30-35页 |
4.1.3 保障房PPP模式的运作流程 | 第35-37页 |
4.2 PPP模式的风险分析 | 第37-39页 |
4.2.1 PPP模式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 | 第37-39页 |
4.2.2 风险承担主体 | 第39页 |
4.3 我国发展保障房PPP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 第39-41页 |
4.3.1 相关的法律与体制不健全及改进建议 | 第39-40页 |
4.3.2 现行金融体系不能满足项目融资要求及改进建议 | 第40-41页 |
4.3.3 缺少专业知识支撑及改进建议 | 第41页 |
4.3.4 其他方面问题及建议 | 第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43-50页 |
5.1 项目简介 | 第43页 |
5.2 投资估算 | 第43-45页 |
5.3 项目收入估算 | 第45-46页 |
5.4 成本效益分析 | 第46-48页 |
5.4.1 政府成本效益分析 | 第47-48页 |
5.4.2 民营企业成本效益分析 | 第48页 |
5.5 项目总结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