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 | 第7-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8页 |
1.1 干旱胁迫抑制植物生长 | 第12-13页 |
1.1.1 干旱胁迫抑制植物形态生长 | 第12-13页 |
1.1.2 干旱胁迫抑制植物细胞生长 | 第13页 |
1.2 干旱胁迫抑制植物生长的机理 | 第13-15页 |
1.2.1 干旱胁迫抑制光合作用 | 第13-14页 |
1.2.2 干旱胁迫抑制呼吸作用 | 第14页 |
1.2.3 干旱胁迫诱发活性氧积累 | 第14-15页 |
1.3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机制 | 第15-21页 |
1.3.1 渗透调节 | 第15-16页 |
1.3.2 气孔运动 | 第16页 |
1.3.3 抗氧化系统调节 | 第16-21页 |
1.4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4.1 植物G6PDH的特性和分布 | 第21-22页 |
1.4.2 植物G6PDH的基因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4.3 植物G6PDH的生理功能 | 第23-24页 |
1.5 干旱胁迫下信号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 第24-27页 |
1.5.1 ABA在干旱胁迫下的产生和作用 | 第24-25页 |
1.5.2 H_2O_2在干旱胁迫下的产生和作用 | 第25-26页 |
1.5.3 NO在干旱胁迫下的产生和作用 | 第26页 |
1.5.4 ABA、H_2O_2和NO的关系 | 第26-27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8-36页 |
2.1 实验材料和处理方法 | 第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36页 |
2.2.1 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第28页 |
2.2.2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28页 |
2.2.3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2.2.4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2.5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2.6 H_2O_2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2.7 O_2~-·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2.8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29-30页 |
2.2.9 G6PDH的活性测定 | 第30-31页 |
2.2.10 ABA含量测定 | 第31页 |
2.2.11 NADPH氧化酶含量测定 | 第31-32页 |
2.2.12 NO含量测定 | 第32页 |
2.2.13 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 | 第32页 |
2.2.14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2.2.15 ASA-GSH循环中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第33-34页 |
2.2.16 实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58页 |
3.1 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耐受性范围检测 | 第36-42页 |
3.1.1 干旱胁迫对大豆幼苗表型的影响 | 第36页 |
3.1.2 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受害程度的检测 | 第36-40页 |
3.1.3 大豆幼苗保护机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情况检测 | 第40-42页 |
3.2 干旱胁迫对大豆幼苗G6PDH活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 干旱胁迫下ABA对大豆幼苗G6PDH活性的影响 | 第44-47页 |
3.3.1 干旱胁迫对大豆幼苗ABA含量的影响 | 第44页 |
3.3.2 干旱胁迫下外源ABA处理对大豆幼苗G6PDH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3 ABA处理对大豆幼苗G6PDH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4 ABA处理对大豆幼苗内源ABA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 干旱胁迫下H_2O_2对大豆幼苗G6PDH活性的影响 | 第47-50页 |
3.4.1 干旱胁迫对大豆幼苗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47页 |
3.4.2 干旱胁迫下外源H_2O_2处理对大豆幼苗G6PDH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3 H_2O_2处理对大豆幼苗G6PDH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4 H_2O_2处理对大豆幼苗内源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3.5 干旱胁迫下NO对大豆幼苗G6PDH活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3.5.1 干旱胁迫下外源SNP处理对大豆幼苗G6PDH活性的影响 | 第50页 |
3.5.2 干旱胁迫下NO处理对大豆幼苗G6PDH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3.5.3 干旱胁迫下NO处理对大豆幼苗内源NO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3.6 干旱胁迫下H_2O_2和ABA相互关系的研究 | 第52-54页 |
3.6.1 H_2O_2对内源ABA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3.6.2 ABA对内源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3.7 干旱胁迫下G6PDH的调节作用 | 第54-58页 |
3.7.1 干旱胁迫下G6PDH对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的影响 | 第54-56页 |
3.7.2 干旱胁迫下G6PDH对ASA-GSH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8-6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