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八旗满洲的文化认同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21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7-9页 |
(一)文化与满族文化 | 第7页 |
(二)文化认同 | 第7-8页 |
(三)清前期 | 第8页 |
(四)八旗满洲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一)国内的研究成果 | 第10-13页 |
(二)国外的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三)研究评述 | 第14-16页 |
三、论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6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四、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一)认同理论 | 第17-20页 |
(二)史料分析法 | 第20-21页 |
第一章 明末女真自在文化的相似性 | 第21-28页 |
第一节 明末女真文化基础 | 第21-23页 |
一、女真文化的自然基础——山水环境 | 第21-22页 |
二、女真文化的人文基础——萨满信仰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明末女真的社会组织 | 第23-26页 |
一、部-族-氏-寨的组织模式 | 第23-25页 |
二、女真诸部社会组织的相似性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八旗满洲文化认同的整合构建 | 第28-43页 |
第一节 历史源流的文化认同 | 第28-33页 |
一、部族整合与政权构建 | 第28-29页 |
二、满洲神话与源流 | 第29-33页 |
第二节 八旗组织的文化认同 | 第33-37页 |
一、八旗制度的组建 | 第33-35页 |
二、八旗文化认同与归属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满语清字的文化认同 | 第37-41页 |
一、满文的创制应用 | 第37-39页 |
二、国语清文的认同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八旗满洲文化认同的拓展调适 | 第43-53页 |
第一节 命名文化认同拓展融合 | 第43-46页 |
一、清前期满语人名命名方式的嬗变 | 第43-45页 |
二、命取文化认同的多元拓展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信仰文化认同拓展融合 | 第46-49页 |
一、《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的多元信仰 | 第46-48页 |
二、多元信仰文化认同融合成因 | 第48-49页 |
第三节 价值文化认同拓展调适 | 第49-52页 |
一、《满汉合璧八旗箴》中的价值认同 | 第49-51页 |
二、儒家价值文化的借鉴升华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7页 |
一、清前期八旗满洲文化认同变迁 | 第53-55页 |
二、满族文化认同对东北边疆文化的整合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