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基于替代率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10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8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8-10页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10-12页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10-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2-13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第13-20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6页
        2.1.1 养老金替代率第13-15页
        2.1.2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15页
        2.1.3 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险基金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第15页
        2.1.4 个人账户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第15-16页
    2.2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第16-18页
        2.2.1 受益确定型现收现付制第16-17页
        2.2.2 缴费确定型完全积累制第17页
        2.2.3 部分积累制第17-18页
    2.3 养老保险精算理论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0-30页
    3.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和个人账户制度的确立第20-22页
        3.1.1 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第20-21页
        3.1.2 个人账户制度的引进第21-22页
    3.2 个人账户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第22-29页
        3.2.1 个人账户的困境第22-26页
        3.2.2 个人账户制度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6-29页
    3.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基于替代率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第30-38页
    4.1 替代率精算模型的构建第30-32页
        4.1.1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30-31页
        4.1.2 替代率精算模型的建立第31-32页
    4.2 相关参数的设定第32-34页
        4.2.1 缴费率和缴费年限的设定第32页
        4.2.2 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设定第32-33页
        4.2.3 收益率的设定第33页
        4.2.4 计发月数的设定第33-34页
    4.3 各参数对替代率的影响第34-37页
        4.3.1 缴费率的影响第34页
        4.3.2 收益率的影响第34-35页
        4.3.3 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影响第35-36页
        4.3.4 退休政策的影响第36-37页
    4.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增强制度有效性的参数组合研究第38-47页
    5.1 目标替代率的设定第38页
    5.2 提升替代率的可行性政策分析第38-39页
        5.2.1 缴费率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趋势第38-39页
        5.2.2 基金的收益率的影响第39页
        5.2.3 退休政策和养老金领取政策调整的影响第39页
    5.3 不同参数下的替代率计算第39-45页
        5.3.1 不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和基金收益率情况下的替代率第39-40页
        5.3.2 延迟退休情况下的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与替代率的关系第40-43页
        5.3.3 推迟领取养老金情况下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与替代率的关系第43-45页
    5.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和展望第47-52页
    6.1 研究结论第47页
    6.2 对策与建议第47-51页
        6.2.1 适度延长最低缴费期限第47-48页
        6.2.2 延迟退休并严格控制提前退休第48-49页
        6.2.3 个人账户基金市场化运营并按投资收益率计息第49-50页
        6.2.4 个人账户基金与社会统筹基金分账管理第50-51页
    6.3 展望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H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改进研究
下一篇:云南省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