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LLNs网络及其特点 | 第11页 |
1.2.2 LLNs网络协议发展 | 第11-12页 |
1.2.3 RPL协议典型应用场景(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电网) | 第12-13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RPL协议概述 | 第14-26页 |
2.1 常用术语 | 第14-16页 |
2.2 ICMPv6 RPL控制消息 | 第16-20页 |
2.2.1 DIS:DODAG Information Solicitation——DODAG信息请求 | 第17页 |
2.2.2 DIO:DODAG Information Object——DODAG信息对象 | 第17-19页 |
2.2.3 DAO:Destination Advertisement Object,目的广播对象 | 第19-20页 |
2.3 DODAG图构建过程 | 第20-23页 |
2.4 RPL的路由过程 | 第23-24页 |
2.4.1 MP2P路由模型 | 第23页 |
2.4.2 P2MP路由模型 | 第23页 |
2.4.3 P2P路由模型 | 第23-24页 |
2.5 RPL关键性机制 | 第24-25页 |
2.5.1 环路避免和环路检测 | 第24页 |
2.5.2 本地修复和全局修复 | 第24-25页 |
2.5.3 Trickle定时管理算法 | 第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三角模算子的RPL协议路由优化算法 | 第26-33页 |
3.1 经典RPL协议改进算法 | 第26-27页 |
3.2 目标量选取 | 第27-28页 |
3.2.1 逻辑距离 | 第27页 |
3.2.2 节点剩余能量 | 第27-28页 |
3.3 基于三角模算子的目标量融合 | 第28-30页 |
3.3.1 目标量隶属度 | 第28-29页 |
3.3.2 三角模算子计算 | 第29-30页 |
3.4 实验仿真 | 第30-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基于改进LEACH分簇算法的DODAG划分 | 第33-44页 |
4.1 分簇路由协议概述 | 第33-35页 |
4.2 经典分簇路由协议分析 | 第35-38页 |
4.2.1 LEACH | 第35-36页 |
4.2.2 ACE | 第36-37页 |
4.2.3 多种分簇路由协议的比较与简要分析 | 第37-38页 |
4.3 基于改进LEACH分簇算法的RPL路由协议DODAG划分 | 第38-43页 |
4.3.1 基于改进LEACH算法的RPL路由协议DODAG划分实现流程 | 第38-39页 |
4.3.2 基于节点区域划分的DODAG汇集节点选择 | 第39-41页 |
4.3.3 子节点归属度判定 | 第41-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6页 |
5.1 总结 | 第44页 |
5.2 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