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3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论文的组织 | 第13-16页 |
第2章 跨语言信息检索基础理论 | 第16-22页 |
2.1 跨语言信息检索概述 | 第16-17页 |
2.2 实现跨语言信息检索的方法 | 第17-18页 |
2.2.1 查询翻译(Query Translation) | 第17页 |
2.2.2 文档翻译(Document Translation) | 第17页 |
2.2.3 不翻译(No Translation) | 第17页 |
2.2.4 中间语言翻译(Interlingual Representation Translation) | 第17-18页 |
2.3 基于查询翻译的跨语言信息检索 | 第18-19页 |
2.3.1 基于双语词典的方法 | 第18页 |
2.3.2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方法 | 第18页 |
2.3.3 基于本体的方法 | 第18-19页 |
2.4 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的查询扩展技术 | 第19页 |
2.4.1 基于近(同)义词扩展的方法 | 第19页 |
2.4.2 基于两步伪相关反馈的方法 | 第19页 |
2.5 检索性能评价指标 | 第19-21页 |
2.5.1 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 | 第19-20页 |
2.5.2 MRR(Mean Reciprocal Ranking) | 第20页 |
2.5.3 Precision at position n (P@n) | 第20-21页 |
2.5.4 Normalized discount cumulative gain (NDCG) | 第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新闻文档采集和事件元素抽取 | 第22-30页 |
3.1 新闻文档自动采集 | 第22-27页 |
3.1.1 新闻文档来源 | 第22页 |
3.1.2 新闻文档采集技术 | 第22-23页 |
3.1.3 页面分析 | 第23页 |
3.1.4 定制爬取模板 | 第23-25页 |
3.1.5 数据存储 | 第25-26页 |
3.1.6 采集系统总体设计与实现 | 第26-27页 |
3.2 事件元素抽取 | 第27-28页 |
3.2.1 事件表示 | 第27页 |
3.2.2 事件元素抽取 | 第27-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4章 基于事件元素无向图的查询扩展方法 | 第30-40页 |
4.1 引言 | 第30-31页 |
4.2 基于事件元素无向图的查询扩展 | 第31-35页 |
4.2.1 基于BM25算法的伪相关反馈技术 | 第31-32页 |
4.2.2 文档和查询的关系分析 | 第32页 |
4.2.3 事件元素无向图的构建 | 第32-34页 |
4.2.4 事件元素无向图节点权重计算模型 | 第34-35页 |
4.2.5 事件元素扩展和权重设置 | 第35页 |
4.3 实验及分析 | 第35-37页 |
4.3.1 实验数据说明 | 第35-36页 |
4.3.2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40页 |
第5章 基于属性关联图的汉越双语新闻事件排序方法 | 第40-50页 |
5.1 引言 | 第40页 |
5.2 属性关联图的汉越双语新闻事件排序方法 | 第40-46页 |
5.2.1 事件三元组分析和抽取 | 第41-42页 |
5.2.2 汉越词语翻译 | 第42-43页 |
5.2.3 事件属性关联图的构建 | 第43-45页 |
5.2.4 基于属性关联图的事件排序模型 | 第45-46页 |
5.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5.3.1 实验数据说明 | 第46-47页 |
5.3.2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0-52页 |
6.1 总结 | 第50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60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第60-62页 |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软件的著作权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