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2.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对党的学习观、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研究 | 第13-14页 |
2.对学习教育活动的分段研究 | 第14页 |
3.对学习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 | 第14-15页 |
4.对延安整风运动的专门研究 | 第15-16页 |
(三) 创新性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创新性 | 第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新世纪以来党的学习教育活动历程回顾 | 第17-26页 |
(一) 农村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 | 第17-19页 |
1.时代背景——三农问题的凸显 | 第17-18页 |
2.农村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历程 | 第18-19页 |
(二)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第19-20页 |
(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 | 第20-22页 |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 | 第20-21页 |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历程 | 第21-22页 |
(四)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第22-24页 |
1.以"八项规定"开启作风整治 | 第22页 |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历程 | 第22-24页 |
(五)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 第24-26页 |
1."三严三实"的提出 | 第24页 |
2."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历程 | 第24-26页 |
二、新世纪以来党的学习教育活动规律总结 | 第26-38页 |
(一) 学习教育活动的发起模式 | 第26-27页 |
1.以重要思想理论观点的提出为铺垫 | 第26页 |
2.在中央的统一号召下开展 | 第26-27页 |
(二) 学习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 | 第27-30页 |
1.中央"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 | 第27-28页 |
2.高层率先垂范,自上而下推行 | 第28-29页 |
3.领导机构的高规格配置 | 第29-30页 |
4.总体部署和具体规定相结合 | 第30页 |
(三) 学习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 | 第30-32页 |
1.以经典著作为根本 | 第30-31页 |
2.重视对党章和重要文件的学习 | 第31-32页 |
(四) 学习教育活动的宣传方法 | 第32-35页 |
1.正面典型与反面案例相结合 | 第32-34页 |
2 多种渠道宣传,全面覆盖受众 | 第34-35页 |
(五) 学习教育活动的原则方法 | 第35-36页 |
1.坚持"惩前毙后,治病救人" | 第35页 |
2.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第35-36页 |
(六) 学习教育活动的检查监督机制 | 第36-38页 |
三、学习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38-41页 |
(一) 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存在"真空地带" | 第38页 |
(二) 非公经济组织学习教育活动乏力 | 第38-39页 |
(三) 农村基层组织学习教育活动处于薄弱环节 | 第39页 |
(四) 学习教育活动有效性有待提高 | 第39-41页 |
1.思想认识不到位,重形式轻实效 | 第40页 |
2.活动效果不持久 | 第40-41页 |
四、加强和改进学习教育活动的对策 | 第41-45页 |
(一) 革新传统组织管理方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 第41-42页 |
1.明确管理责任 | 第41页 |
2.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 | 第41-42页 |
(二) 创新非公经济组织学习教育活动机制 | 第42页 |
1.领导机制的创新 | 第42页 |
2.运行机制的创新 | 第42页 |
(三)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学习教育活动基础 | 第42-43页 |
1.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 第42-43页 |
2.推行"第一书记"制度,扭转基层组织涣散趋势 | 第43页 |
(四) 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教育学习活动有效性 | 第43-45页 |
1.树立宗旨意识,克服形式主义 | 第43-44页 |
2.构建长效机制,避免"运动式"整治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