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架构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架构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支付体系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2.1.1 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 | 第18-20页 |
2.1.2 支付工具 | 第20页 |
2.2 支付体系的供给主体 | 第20-22页 |
2.2.1 人民银行 | 第20-21页 |
2.2.2 商业银行 | 第21页 |
2.2.3 第三方支付机构 | 第21-22页 |
2.2.4 支付清算组织 | 第22页 |
2.3 支付体系的需求主体 | 第22-23页 |
2.3.1 个人 | 第22-23页 |
2.3.2 银行机构 | 第23页 |
2.3.3 支付清算组织 | 第23页 |
2.4 支付系统的监管主体 | 第23-25页 |
2.4.1 人民银行 | 第24页 |
2.4.2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 第24-25页 |
2.4.3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山东省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 第26-40页 |
3.1 山东农村人口及发展情况分析 | 第26-28页 |
3.1.1 山东农村人口情况分析 | 第26页 |
3.1.2 山东农村主要发展情况分析 | 第26-28页 |
3.2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支付结算工具使用概况 | 第28-38页 |
3.2.1 线上支付结算工具 | 第28-31页 |
3.2.3 线下支付结算工具 | 第31-37页 |
3.2.4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支付结算—O2O模式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山东省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40-48页 |
4.1 山东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4.1.1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 | 第40页 |
4.1.2 农民非现金支付意识不强 | 第40-41页 |
4.1.3 农村支付结算费用偏高 | 第41页 |
4.1.4 农村支付结算工具不足 | 第41页 |
4.1.5 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 第41-42页 |
4.1.6 资金安全性保障力度不够 | 第42页 |
4.2 山东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第42-47页 |
4.2.1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缓慢布局不均衡 | 第42-43页 |
4.2.2 农村缺乏非现金支付氛围和有效引导 | 第43-44页 |
4.2.3 农村低收入高手续费的瓶颈制约问题 | 第44-45页 |
4.2.4 农村支付工具推广速度和接受程度的制约 | 第45-46页 |
4.2.5 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均衡问题 | 第46-47页 |
4.2.6 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不规范不完善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山东农村支付环境改善发展思路 | 第48-56页 |
5.1 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 第48-49页 |
5.1.1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第48页 |
5.1.2 给予农村地区适当的政策支持 | 第48-49页 |
5.2 提高农民非现金结算意识 | 第49-50页 |
5.2.1 扩大宣传广度 | 第49页 |
5.2.2 增加宣传深度 | 第49-50页 |
5.2.3 创新宣传方式 | 第50页 |
5.3 降低农村支付结算费用 | 第50-52页 |
5.3.1 进行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 | 第50-51页 |
5.3.2 提供简单、成本较低的支付工具 | 第51页 |
5.3.3 支付供应主体对农村地区采取优惠政策 | 第51-52页 |
5.4 积极推动支付结算工具的创新 | 第52-53页 |
5.4.1 丰富农村支付工具的结算方式 | 第52-53页 |
5.4.2 因地制宜,创新特色产品 | 第53页 |
5.5 支付供应主体加强学习培训, 提高业务员综合素质 | 第53-54页 |
5.6 完善支付监管体系 | 第54-55页 |
5.6.1 制定相应的法规,规范支付行为 | 第54页 |
5.6.2 严厉打击利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违法犯罪行为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