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非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水性聚氨酯第11-13页
    1.2 锂离子电池第13-16页
        1.2.1 锂离子电池研究背景第13页
        1.2.2 锂离子电池组成材料第13-15页
        1.2.3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5-16页
    1.3 聚合电解质的研究背景第16页
    1.4 聚合物电解质的分类第16-19页
        1.4.1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第17页
        1.4.2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17-18页
        1.4.3 多孔型聚合物电解质第18页
        1.4.4 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第18-19页
    1.5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改性第19-20页
        1.5.1 共混改性第19页
        1.5.2 共聚改性第19-20页
        1.5.3 交联改性第20页
    1.6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20-22页
第二章 不同锂盐含量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22-33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5页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22-24页
        2.2.2 梳状非离子水性聚氨酯(NPU)的合成第24-25页
        2.2.3 水性聚氨酯胶膜的制备第25页
        2.2.4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膜的制备第25页
    2.3 结构与性能测试第25-26页
        2.3.1 红外光谱测试第25页
        2.3.2 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第25-26页
        2.3.3 TGA测试第26页
        2.3.4 力学性能测试第26页
        2.3.5 离子电导率测试第26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6-32页
        2.4.1 红外光谱分析第26-27页
        2.4.2 固态电解质动态热力学分析第27-28页
        2.4.3 固态电解质的热重分析第28-30页
        2.4.4 固态电解质的力学性能分析第30-31页
        2.4.5 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分析第31-32页
    2.5 本章结论第32-33页
第三章 不同硬段含量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33-43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实验部分第33-35页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33-34页
        3.2.2 梳状非离子水性聚氨酯(NPU)的制备第34-35页
        3.2.3 水性聚氨酯胶膜的制备第35页
        3.2.4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的制备第35页
    3.3 结构与性能测试第35-36页
        3.3.1 红外光谱测试第35页
        3.3.2 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第35页
        3.3.3 TGA测试第35-36页
        3.3.4 力学性能测试第36页
        3.3.5 离子电导率测试第3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6-42页
        3.4.1 外光谱分析第36-38页
        3.4.2 固态电解质的动态热力学分析第38页
        3.4.3 固态电解质的热重分析第38-40页
        3.4.4 固态电解质的力学性能分析第40-41页
        3.4.5 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分析第41-42页
    3.5 本章结论第42-43页
第四章 不同亲水含量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43-55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实验部分第43-45页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43-44页
        4.2.2 梳状非离子水性聚氨酯(NPU)的合成第44-45页
        4.2.3 水性聚氨酯胶膜的制备第45页
        4.2.4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膜的制备第45页
    4.3 结构与性能测试第45-46页
        4.3.1 红外光谱测试第45页
        4.3.2 DSC测试第45页
        4.3.3 TGA测试第45-46页
        4.3.4 力学性能测试第46页
        4.3.5 离子电导率测试第46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6-54页
        4.4.1 外光谱分析第46-47页
        4.4.2 固态电解质的红外分峰分析第47-50页
        4.4.3 固态电解质的DSC分析第50-51页
        4.4.4 固态电解质的热重分析第51-52页
        4.4.5 固态电解质的力学性能分析第52-53页
        4.4.6 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分析第53-54页
    4.5 本章结论第54-55页
第五章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第55-61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实验部分第55-57页
        5.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55页
        5.2.2 扣式模型电池的组装第55-57页
    5.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7-58页
        5.3.1 电化学窗口测试第57页
        5.3.2 离子迁移数测试第57-58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58-60页
        5.4.1 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分析第58-59页
        5.4.2 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分析第59-60页
    5.5 本章结论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硫属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超分子聚合物前药的可注射载药水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