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企业的迂回赶超路径--基于华为和三一重工的案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14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31页 |
2.1 后发企业相关概念 | 第16-20页 |
2.1.1 后发企业定义 | 第16-17页 |
2.1.2 后发企业特点 | 第17-18页 |
2.1.3 后发企业优势 | 第18-19页 |
2.1.4 后发企业劣势 | 第19-20页 |
2.2 后发企业赶超模式 | 第20-23页 |
2.2.1 破坏性创新 | 第20-21页 |
2.2.2 路径跟随、跳跃和创造型赶超模式 | 第21页 |
2.2.3 其他赶超模式 | 第21-23页 |
2.3 企业能力相关研究 | 第23-31页 |
2.3.1 企业能力理论 | 第23-25页 |
2.3.2 企业技术能力构成 | 第25-27页 |
2.3.3 企业营销能力构成 | 第27-31页 |
第3章 迂回赶超路径 | 第31-39页 |
3.1 理论框架构建 | 第31-32页 |
3.2 迂回赶超路径解析 | 第32-36页 |
3.2.1 低端市场的选择 | 第33-34页 |
3.2.2 基于低端市场的企业能力成长 | 第34-35页 |
3.2.3 主流国际市场的切入 | 第35-36页 |
3.3 迂回赶超路径中的能力提升重点 | 第36-39页 |
3.3.1 技术能力提升重点 | 第36-37页 |
3.3.2 营销能力提升重点 | 第37-39页 |
第4章 案例研究 | 第39-55页 |
4.1 研究方案设计 | 第39-42页 |
4.1.1 案例选择 | 第39-40页 |
4.1.2 案例资料收集 | 第40页 |
4.1.3 案例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4.1.4 研究设计评价 | 第41-42页 |
4.2 案例编码 | 第42-49页 |
4.2.1 案例一:华为 | 第42-45页 |
4.2.2 案例二:三一重工 | 第45-49页 |
4.3 分析与讨论 | 第49-53页 |
4.3.1 企业技术能力假设检验 | 第50-51页 |
4.3.2 企业营销能力假设检验 | 第51-53页 |
4.4 案例研究结果 | 第53-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